越南兩岸企業避風港

旺報【記者許昌平╱專題報導】 編者按全球生產基地正在進行世紀大挪移,由具有製造王國的大陸開始向東南亞遷徙,其中越南最受關注,正成為新一代全球生產基地的接班人。越南之所以受到兩岸企業的重視,最大的原因是該國已成CPTPP的成員,享有出口零關稅與低關稅的競爭優勢。同時歐盟也預定年底與越南簽署優惠關稅協定,使得越南成為兩岸炙手可熱的投資設廠目標。 中美貿易戰升溫,越南成為兩岸企業的「避風港」;由於地處東南半島海運重要樞紐,簽署多項自由貿易協定,包括《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第7個成員國,越南被經濟學人智庫(EIU)指為此波貿易戰下的獲益者,經濟部國貿局則指出,越南已成為製造業遷離中國大陸的「首選」。 根據越南計畫投資部外人投資局統計資料,越南2019年第1季外商直接投資(FDI)為近3年來同期最高,達108億美元,暴增86.2%;台商投資集中在南越地區平陽省、胡志明市、同奈省、隆安省、西寧省等地;北越地區集中於河內市、海防省。自1988年至2019年2月,台商在越南投資共317億4438萬美元,是第4大外資,僅次於南韓、日本、新加坡。 越南 台商在東協首選 越南也是台商在東協投資家數最多的國家,經濟部國貿局指出,目前在越南的台商家數約5000家。越南較知名的台商包括:味丹公司、慶豐集團、中央貿易開發、台塑集團、幸福水泥、鴻海、仁寶、東元、中鋼、國巨、寶成等。 華信統領企管顧問總經理袁明仁分析,目前在大陸深圳、東莞工人一個月成本大約4000元(人民幣,下同)左右,到了中部的鄭州等地就稍微便宜一點,但也要3000元左右,但是越南南部只要1800元,中北越則是1500元上下,相較之下有成本優勢。 台商目前在越南仍是以傳統產業居多,例如很多為知名品牌代工的製鞋業和紡織業都已經廣在越南設廠,這些產品過去都是標示著「Made In China」,如今在各大品牌鞋子和服飾上取而代之的則是「Made In Vietnam」的標籤。 袁明仁指出,原本因大陸各項成本上揚,電子業也有意到越南設廠,但是受到台塑事件和越南排華示威等影響,所以電子業在越南設廠的不多,倒是南韓的三星電子組裝廠已完全遷到北越,可以量產一年兩億隻手機。 陸企 設廠避貿戰關稅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大陸企業在越南設廠,在今年越南第一季外國人直接投資,就有將近半數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南華早報》就曾報導幾個陸企前往越南設廠,逃避貿易戰關稅的案例。 廣州LED產品出口商銷售經理梁Jason指出,先前10%的關稅還可以吸收,但是課徵25%的關稅差別就很大,沒有工廠能夠承擔那麼高的成本,很多東莞的工廠已經面臨大裁員,他的工廠原先去年11月計畫在越南設廠,但是因為貿易戰休兵而暫停下來,如今他的供應商都很後悔這個決定,目前決定盡快前往泰國或孟加拉設廠。 另一家平板電腦的組裝公司銷售經理陳Linda表示,他們去年在越南建立1個約300名工人的新工廠。目前很多美國客戶還沒有下訂單到越南,因為越南運輸路線要比大陸遠,且很多的大陸供應商願意吸收這10%的成本,如今關稅調高到25%,只有從東南亞或墨西哥出貨了。 據一位顧問公司顧問高健指出,他們公司已經幫許多大陸企業搬進越南50多個工業區,過去那些遲疑和觀望的企業如今都十分恐慌,目前搬遷工廠至越南的成本相較去年已經漲了不少,但他認為還會持續上揚。 南韓 投資領域最多項 目前在越南投資以南韓為第一,經濟部貿易局指出,南韓先以勞力集中之服飾、紡織及鞋類等製造業為主,從2000年初,南韓對越南之投資轉型為以三星電子等電器電子組裝為主,並逐漸擴散至顯示器、汽車組裝等領域。近年來更加大資訊通信業等領域的投資,並擴增至消費財商品、服務產業、房地產及金融業。 不過,目前越南招商已不是來者不拒,貿易局指出,在中美貿易紛爭的陰影下,很多原本設廠在大陸,受影響企業計畫移轉生產據點至東南亞,而越南的充沛勞力資源及優越地理位置亦成為外資企業(含台商)的首選之地,由於投資者眾多,越南對具有環境汙染及過時技術疑慮的投資案,已不再青睞,而是強調永續發展及與工業4.0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