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外人』我被日本當次等公民!」種族歧視與文化衝擊,你分清楚了嗎?

作者:Jack Huang/日本小商人

前些日子,筆者在網路上讀到了一篇關於「日本充滿歧視」的文章,引發了不少在日台灣人的討論。文中的許多論點,與在旅居日本 11 年的筆者的經驗,並不完全相同,因此想要透過這篇文章,提供讀者另一個角度的看法。

「外人」這個詞,到底算不算歧視?

文中作者首先表示:不懂日文的人都知道,在日語裡,用「外人」稱呼外國人,有歧視以及排斥的暗示。

筆者認為,這樣的推論過程,似乎有點問題。姑且不論是不是不懂日文的人都可以一眼看出這個稱呼不友善;筆者的了解是:在多數的情況下,「外人」這個詞彙,是用來描述那些擁有「西方面孔」的白人及黑人,類似中文說的「老外」。台灣人在日本會被直接稱為「台灣人」,韓國、中國人也都分別被用他們的國籍來稱呼。

另外,該文作者提到,比較禮貌的說法是「外國人」,或許在不同語境下,的確有人為表禮貌這樣用;但事實上,「外人」也可以是「外國人」的簡稱,有些日人為了方便,講話不超過四個音節,會刻意省略特定詞彙。

至於「外人」本身到底算不算歧視呢?我認為,這和說話者當下的語境有關,不能一概而論。就像我們用「老外」稱呼外國人,可能只是用詞習慣,表達對方外國人的身分,沒有惡意;但當然也有可能,說話的人下文意在負面批評對方作為外來者的某些行為或特質。如果沒有前後文,直接去脈絡的認定只要用了「外人」,就是歧視,未免太武斷。

「月暈效應」,可能加深你的刻板印象
至於日本人具體如何排外呢?作者舉的其中一個例子,是她在常去潛水的地方、一如往常的停車,卻被當地店家趕走,而後當地人自行停了進去。當然,筆者相信絕對有可能是對方的惡意舉措,但因為該文作者也提到自己的日文不好,沒能完全理解對方的意思,主要是靠個人臆測;筆者在此就稍微換個角度,提供故事的另一個可能性:
你在一個知名海灘經營一間潛水店,一直以來都將車子停在店門前的「私人土地」。然而有次工作時發現一個外國人將自己的車停在店門前。你試著告訴對方這是屬於店舖的私人土地,請他將車移開,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對方日文不好的關係,似乎有聽沒有懂。在你肢體語言並用下,他終於將車移開,讓你能夠停車到店門前。

筆者可以理解,如果不夠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看到對方「把我趕走,自己卻停進去」,必然會有不好的感受。但退一步說,這很有可能是源自於心理學說的「月暈效應」:意思是受到心中早已存在的印象影響,而後對他者產生先入為主的推斷,經常發生在一個人語言能力不足的時候。更進一步說,有時候不一定是日本人歧視我們,而是因為自己有個「一直覺得被歧視」的心理因素作祟,自然看什麼事情都覺得對方是有意的。

講求人情味的台灣人,往往「以己度人」

接下來,作者在文中提到,日本人如何「不能包容外國人不夠了解本國習慣」。筆者猜想,作者對日本的「不通融」感受如此深刻,可能是因為日本缺乏台灣人非常講究的「人情味」。

確實,台灣人非常友善,我們在面對外國人時,往往會自動放寬標準,態度相對通融──這個特質為我們贏得不少外國人的肯定,然而,卻也正因為這樣,我們在面對其他國家的文化與習慣時,可能少了理解與尊重,反而認定其他國家的人「理所當然要包容我不懂」。更甚者,還會將一些「壞習慣」帶到家鄉外的地方,並期望國外的人也能夠有「人情味」的通融之。

舉例來說,就筆者在國外的一些觀察,許多台灣企業在面對跨國合作時的做事方法、態度,往往不太嚴謹;甚至時常將別人的服務看得過於理所當然。筆者在日本接洽過不少台灣公司,曾經半夜或是假日沒有任何事前聯繫,便直接打來公司要求確認工作進度。同樣的情況在日本,合作公司基本上都會先來訊息或信件,詢問某某時段是否方便電話打擾。即使是緊急的聯絡,也會詢問現在是否方便接聽,才會接著傳達訊息。

不少日本企業因此對台灣人產生「魯莽」、「自我中心」、「隨心所欲」等印象;而在台灣企業眼中,則認為日本「過度在意細節」、「不能相互體諒」、「缺乏服務精神」,或者「對外國人太嚴苛」。

至於該文作者提到日本人「表裡不一」的事例,可說是典型日本人「出於禮貌」,而往往不會正面回絕的文化之一。換句話說,就算是日本人,太白目一樣是會被冷處理的。這一點,雖然沒有「格外替外國人著想」,但至少也不至於「單獨找外國人麻煩」。作者當然有權不喜愛這樣的文化,不過筆者也建議,如果能在遇到狀況的當下,先抽離出自己外國人的身分,多一些對文化內涵的理解和設想,或許就能少去很多「被針對」的負面感受。

你遇到的是「種族歧視」,還是「文化衝擊」?

在社會學中,根據一個國家對待新移民的態度,可以大致分類為採取「融入政策(Assimilation)還是包容政策(Accommodation)。也就是說,到底是讓新移民跟主要群體同化,還是讓新移民保有本來的文化。小時候大家一定都聽過「美國是個文化大熔爐」這句話,在現代的先進國家中,美國便是包容政策的最大案例(當然,實際情況可能和政策立意不同,在此姑且不談);日本則屬於「融入政策」──為什麼呢?

從歷史角度觀之,日本企業自戰後以來,採行「階級分明」的上下組織文化。因為在商場上獲得高度成就,使得這樣的文化,深深影響了日本的社會結構,階級嚴明的概念也因此更加的牢固。在這個眾所周知的老年化社會,50 歲以上的人口,佔了有近半數之多。也就是說社會上過半數是出生於戰後嬰兒潮,並經歷泡沫經濟時期榮光的日本人。這群人實在難以想像日本社會當中開始出現不太能說日文的中產、甚至富裕的移民。大到國家,小到社區,許多規範都還是以日本/日文的傳統為主。因此,與主要群體同化的融入政策便是日本的主要態度。

這樣的文化作用下,會不會讓外國人在此生活,感到不夠自在或者不受尊重呢?筆者相信一定會。撰寫本文的目的,並非否定該文作者的經驗,更不是要宣稱「日本一點也不排外」,而是要說這樣的文化氛圍其來有自,有其歷史脈絡可循,提早了解自己將身處什麼樣的國家,有助於我們即早做好心理準備,降低「預期與現實不同」時受到的文化衝擊。但與此同時,也千萬不要因此而忽略了事情的多面性,將自己局限在對該國文化的片面理解中,越陷越深。

當提到「歧視」,我們必須清楚的認知到:這確實是因為種族或國籍不同,而產生的差別待遇,而不是因為文化制度不同而形成的認知差異。後者只能說是文化衝擊,談不上歧視。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身為『外人』,我被日本當次等公民!」等等!種族歧視與文化衝擊,你分清楚了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淺談日本的「相槌文化」──在閱讀空氣與做回自己之間

台式手搖飲為何在日本爆紅?──行為經濟學帶你拆解「手搖熱」成因

作者簡介:

早稻田大學商學研究所 MBA 畢業。高中畢業後即前往東京的早稻田大學攻讀經濟,至今已旅日長達十年。有著創業家、樂團主唱、模特兒等多重身分的斜槓青年。喜歡從旅行、閱讀、極限運動等多元活動探索未知及接受各式挑戰。透過學術理論、工作及生活經驗分享個人觀點,希望能藉此讓廣大讀者了解並反思各類議題。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香港與自由的距離
已聞金絲雀啼叫的大陸經濟
病患闖進診間 砸爛電腦推倒護理師強抱醫師
要在補習班開課,還得先有萬名粉絲追蹤!不只網紅,哪些上班族更需要經營自媒體?
柯文哲氣急敗壞 開槍讓子彈飛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