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出現這些狀況恐「神經內分泌腫瘤」作祟 延誤就醫死亡風險增!

台灣癌症人數逐年向上攀升,很多不知道有一種腫瘤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北榮醫師林亮羽不諱言神經內分泌細胞,如果發生病變,會導致荷爾蒙分泌過量,改變身體機能。其實像過去許多名人像是賈伯斯女星奧黛麗赫本男高音帕華洛帝等,都是因為神經內分泌腫瘤不幸過世!

圖/TVBS
圖/TVBS

醫藥記者蔣志偉:「根據醫學文獻研究統計在1996年至2016年,在臺灣地區每十萬人當中,就有3.16人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如果以性別統計來說好了,男性則是每十萬人當中就有3.61人,女性則是2.75人,像這位林小姐他在五年前,被確診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而經由微創手術開刀治療之後,目前恢復狀況非常良好。」

北榮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副教授林亮羽vs.病友林女士:「林女士妳這次回來,有沒有先前那些冒汗,手抖心悸或者是人不清楚狀況,從開完刀到現在整個狀況都完全改善了,沒有像說以前常常走路就昏倒,講話就昏倒,這個神經內分泌瘤分泌胰島素,這種的瘤部分裡面大概只有很少數是惡性的。」

林女士回想起五年前因為神經內分泌瘤長在胰臟,使胰島素分泌過多,導致經常反覆性低血糖、出現意識不清、還會突然暈倒!

圖/TVBS
圖/TVBS

病友林女士:「我當時的狀況整個就是沒辦法自理嘛,就是也會昏倒這樣就對了,昏倒以前會..反正沒有辦法自主。」

北榮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副教授林亮羽:「神經內分泌腫瘤,為何稱之為腫瘤,主要是因為它,在發生轉移之後才會變成惡性,所以我們要一直追蹤,才能知道它將來是否有惡性的傾向,當然在病理切片開刀時候會給你一些暗示,但是這還是必須要追蹤才會知道,那所以原則上我們必須視為是惡性腫瘤的追蹤方式,以避免病人到最後延遲診斷。」

醫藥記者蔣志偉:「神經內分泌腫瘤,由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病變,所造成的腫瘤,而其實在我們身體裡都有神經內分泌細胞,它具有分泌荷爾蒙的特性,一旦身體出現病變,就會導致荷爾蒙分泌過量,改變身體機能。」

圖/TVBS
圖/TVBS

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副教授陳明晃:「這種病又跟其它癌症最大不同就是,有時候它的腫瘤會長的比較慢,因為它有長的慢長的快,大部分是長的慢這一群,所以如果是非功能性這一種的話,它沒有症狀除非是腫瘤大到一定,比如說體檢發現,或者是腫瘤大到說產生症狀,這種其實時間就會很久所以不容易發生它的神經內分泌內分泌要釋放荷爾蒙,但荷爾蒙它不同的荷爾蒙就會產生不同的症狀。」

北榮腫瘤免疫治療中心主任陳明晃不諱言,神經內分泌瘤症狀不專一,因此很難發現,必須要更多專科合作,慢慢來找出原因。

北榮減重及代謝手術中心主任/副教授方文良:「胃泌素瘤它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那長在胃的話,它可能會造成你的胃酸分泌會比較多,那病人的話可能就會有胃痛啊一些,甚至有一些胃潰瘍出血的症狀,大部分如果說腫瘤的人超過兩公分以上它有症狀胃泌素瘤我們就會建議要開刀。」

北榮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副教授林亮羽:「胃泌素瘤大概就以反覆性胃潰瘍為主,其它的更少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話,因為目前常規的檢測裡面,並沒有檢測所以醫師必須要高度的警戒,才能發現這樣子的症狀。」

北榮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林亮羽認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神經瘤,大約會有四成的人會出現症狀,最常見的胰島素瘤,病人會出現冒汗、手抖、心悸等,最困難的情況是早期發現,民眾更應該提高警覺多注意健康,避免錯失對症診治時機!

更多 TVBS 報導
賀軍翔「腦腫脹」急動刀 醫曝自我檢查1狀況:盡快就醫
台廠代理歐洲「抗腫瘤」藥 臨床可抑制「新冠」
術後「娃娃音消失」!林美照獨居懼失智:我想活得有尊嚴
12年「腸破2次、5腫瘤」 抗癌鬥士嘆:人生還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