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好好玩】眷村文史館 懷舊文物憶從前

記者傅啟禎/專題報導

位於新北市五股區貿商社區的「眷村文史館」,蒐羅上千件老舊眷村文物,包括軍裝、功勳章、軍眷證、各式文件、舊式電視及縫紉機,這些展品主要來自貿商社區的榮民眷捐贈,讓民眾透過老舊文物憶從前,提供外界了解眷村文化。

老文物 懷念竹籬笆時光

「眷村文史館」原為陸軍貿商二村內的托兒所收托場地,因托兒所搬遷閒置,後由貿商社區發展協會將場地活化,並將原住戶自發性捐出軍旅時期的文件、報章、服飾等,結合眷村文化,成立文史館,緬懷光陰的故事。

眷村文史館規劃「時光走廊」、「女力館」、「長者作品」等區域,除各式軍服及軍中物件外,還展出麵粉袋、各種樣式的火柴盒、眷村各時期的告示牌、縫紉機、書籍、旗袍及自製的衣物,透過展出的物件,引領參觀者走進榮光歲月,懷念昔日竹籬笆的時光。

珍藏品保存大時代記憶

貿商社區原由貿商二村、大運新村、泰安新村、干城三村、正義新村、信義新村等眷村組合而成,住戶大多具軍事背景,因此有許多住戶保留了服役時期的各式物件。在陳展文物中,可以看到不同年代的軍常服,各式勳獎章、結婚時的婚姻報告表,以及報考戰爭學院的准考證等,透過這些展品,讓民眾了解軍服的演變與軍人的生活。

貿商社區發展協會陳展文物的目的不為營利,而是期盼社區的榮民眷擁有的寶貴珍藏品能夠妥善安置,使大時代的記憶得以完整保存,也讓文史館成為居民懷念過去眷村時光的據點。

長輩交流話當年 維繫真摯情感

在眾多展品中,有一張「軍用差假證」相當特殊,民國37年左右,軍人需要有這張證明才能在營外活動,能夠保留迄今彌足珍貴。另外還有一個外殼龜裂的皮箱,這是民國38年榮民前輩隨政府來臺時的行李,走過大江大海,皮箱上的每一道傷痕與裂紋,都見證時代的變遷。

貿商社區發展協會多數住民在服役期間保衛國家,退伍後,將珍貴的服役軌跡用另一種方式陳展,老物件彷彿向參觀者訴說往昔守護家園時,輝煌的戎馬歲月。當白髮蒼蒼的長輩們齊聚一堂,細數諸多珍稀物件,交流話當年,可以說「眷村文史館」在都會叢林之間,維繫著居民真摯的情感。

貿商社區居民將眷村生活時的各種珍藏品捐贈並展出,呈現過往居民的生活方式。(記者傅啟禎攝)

曾住在貿商社區的榮民伯伯,將他在民國38年來臺時的皮箱捐出陳展,斑駁外表見證時代的變遷。(記者傅啟禎攝)

館內陳展各式公仔,引領參觀者走進榮光歲月。(記者傅啟禎攝)

《吾愛吾家》是軍眷重要的精神糧食,也是眷村文化中重要的讀物。(記者傅啟禎攝)

民眾透過老舊文物憶從前,提供外界了解眷村文化的機會。(記者傅啟禎攝)

現在的貿商社區,由原來的貿商、干城、大運、正義、信義、吾莊及泰安等眷村組成,透過文物保留,留存珍貴記憶。(記者傅啟禎攝)

居民將眷村照片捐出陳展,保留往昔記憶。(記者傅啟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