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 亮相

國軍野戰型外骨骼系統首度曝光,能強化肌耐力、減緩舉起重物時膝蓋的負荷,且電池續航力達6小時。圖為人員示範穿著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提舉重物。(國防部提供)
國軍野戰型外骨骼系統首度曝光,能強化肌耐力、減緩舉起重物時膝蓋的負荷,且電池續航力達6小時。圖為人員示範穿著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提舉重物。(國防部提供)

▲國軍野戰型外骨骼系統首度曝光,能強化肌耐力、減緩舉起重物時膝蓋的負荷,且電池續航力達6小時。圖為人員示範穿著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提舉重物。(國防部提供)

現代戰場景況多元,單兵攜行裝備類型增加,如何有效提升官兵作戰效率,同時減緩體力流失,「軍用動力外骨骼」遂成世界各國科技研發要項。國防部昨(二十六)日召開記者會,由中科院說明該院研發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進度,強調近年成果已能強化人員肌耐力以例完成軍事任務,未來將持續朝能搬運砲彈的增強型前進。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軍用動力外骨骼計畫主持人任國光表示,國軍效仿美軍研發外骨骼系統首度曝光,雖然暫時無法負重,但已研發出強化肌耐力、減緩舉起重物時膝蓋負荷的野戰外骨骼,正密集測試中,如何「提升國軍在戰場效率、減輕單兵戰場體力負擔」,自然也保持高度重視。

任國光指出,國軍負重因攜行裝備愈來愈多,重量愈來愈重,如何透過科技減輕負擔,或透過裝備增加效率,讓仍需要大量人力、體力的砲兵、後勤補給減輕負荷,這些實務問題讓中科院提出軍用外骨骼研究的想法。

任國光說,中科院軍用動力外骨骼為肌耐力增強型,是針對國防、工業等應用情境作規劃,四年設計的總目標規格包括系統總重量小於二十四kg、系統酬載四十至一百kg裝備、系統熱插拔續航力大於六小時、野戰型空載移動速度最高可達六km/h。

任國光進一步表示,一○九至一一○年所研發的軍用動力外骨骼系統,為下肢型動力外骨骼(膝關節)、無荷重酬載設計、空載移動速度最高六km/h、馬達輔助扭力四十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十kg,有效增強步兵肌耐力,完成軍事任務。

任國光強調,一一一至一一二年將持續研製軍用荷重型的下肢動力外骨骼系統(含膝關節與髖關節)、可荷重酬載四十至一百kg裝備、馬達輔助扭力五○Nm以上、系統總重小於二十四kg,可應用於砲兵荷重,未來也可用於工業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