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硬兼施 工研院可撓OLED吸睛

工商時報【記者袁顥庭╱台北報導】 可撓式OLED近年開始蔚為風潮,但是要如何兼具「時尚」與耐用則成了一大考驗。工研院這次在Touch Taiwan 2017一口氣展示了20項軟性顯示及觸控科技成果,耐刮、耐磨、耐衝擊的技術成為現場的焦點。 工研院顯示中心主任程章林表示,顯示器外觀已打破玻璃硬板的型態,輕薄、可摺疊,甚至捲起收藏都是未來的趨勢。工研院以自有FlexUPTM軟性基板與軟顯核心技術為基礎,開發出可向外摺疊的On-Cell Touch AMOLED面板,摺疊半徑僅3毫米,該技術主要是以軟性元件應力模擬為基礎,整合可摺疊保護蓋板、超薄圓偏光膜、高靈敏觸控結構等設計而成。 工研院影像顯示科技中心組長李正中指出,該技術已通過高硬度測試及鋼絲絨荷重1公斤達500次的耐磨檢驗,同時透過保護層以及特殊的應力緩衝設計,在35公分高的地方、重量135公克球體自由落下,也依然完好如初,甚至能承受鉛筆硬度8H(最硬為10H,最軟為10B)的防刮能力。至於8H到底有多耐刮?李正中說,以市面上的手機螢幕保護貼來看,一般常用的PEP保護貼大約只有4H,而玻璃保護貼則有7H的水準。 目前這技術已經跟國內廠商洽談,很快可以看到小量試產的產品問世,同時工研院也透過這項技術,嘗試把國外面板材料拉進台灣,作為技術的推手、跟國內廠商一起努力。李正中更直言,明年工研院的技術就能看到可捲式、透明的軟性顯示器應用。 除了多項關鍵技術讓軟性顯示器擁有堅韌的防護力,工研院也同時發表「智慧濾光材料與元件技術」,在通電之後,材料顏色將會因此改變。 智慧濾光材料可針對紫外光、可見光或者是紅外光等不同波長的入射光進行調控,如果將該材料用於玻璃上,通電後就可以自由控制玻璃的明暗程度,很快可見在建築、交通工具、顯示技術等方面的相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