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4月揭幕 搶先開箱首檔國際展大師作品(影音)

位於台北市忠孝西路與懷寧街口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預計4月19日正式開幕,首檔國際展規劃「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特展,負責營運的國立台灣美術館今天(8日)搶先開箱包括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等國際知名攝影家精彩作品,讓外界先睹為快。

迎接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開幕,國立台灣美術館特別力邀紐約國際攝影中心展覽企劃總監、國際知名影像研究學者大衛・卡帕尼(David Campany)策劃開幕首檔國際特展「塵與時:從宇宙到居所(A Handful of Dust:from the Cosmic to the Domestic )」。

「塵與時」展覽從超現實主義大師曼・雷(Man Ray)拍攝的一張「灰塵滋生」照片出發,該照片以達達主義倡議者杜象(Marcel Duchamp)工作室一件蓋在玻璃上的塵土作為拍攝主體,像是藝術作品,又像空照圖、也像是作品影像紀錄,策展人利用「灰塵滋生」所指涉的多重意義汲取靈感,選出66組精彩展件,思考「灰塵」的各種隱喻以及如何在攝影與視覺藝術表現中被呈現。


日本攝影大師東松照明拍攝的「核爆後融解變形的啤酒瓶」,既是實際物體但卻給人超現實感覺,隱喻核災對日本的影響。(國家攝影文化中心提供)

8日開箱記者會上搶先曝光6組精彩作品中,包括曼・雷(Man Ray)1921年一件「橫渡大西洋」拼貼影像作品,以俯瞰視角拍攝砂礫上的煙蒂、火柴和紙屑,呼應「灰塵滋生」。日本攝影大師東松照明拍攝的「核爆後融解變形的啤酒瓶」,既是實際物體但卻給人超現實感覺,隱喻核災對日本的影響。紀實攝影大師沃克・艾凡斯(Walker Evans)則透過「孩童之墓」作品,述說美國1930年代黑色風暴侵襲下居民的艱困生活。

特展承辦人員劉依盈:『(原音)塵土這個東西,它可以非常日常,就是它可以是我們在家裏每天生灰塵的塵土,也可以是戰爭爆炸後,它爆炸出來的例如粉塵,這些粉塵它可能不只是科學上的為例 以是隱喻生命逝去,有人因此死亡,是一個國際衝突等等,我覺得策展人他其實非常有辦法透過灰塵很小的東西,去連結當代生活不同的面向。』

配合首檔國際展的預告,國美館館長梁永斐也宣布籌備6年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台北館將於3月24日舉辦試營運記者會,4月19日正式對外開館營運,他強調,未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將成為國家攝影資產搶救、典藏維護、數位化與加值再利用很重要的國家級機構。梁永斐:『(原音)經過六年,終於攝影家已經有他們專屬的家,我想這地方不大,又是古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我們期待這部分除了支持藝術家留下來的作品之外,我們對於年輕人攝影家的部份,我們持續會有傳承跟經驗交換,而且會加上跨界、科技融合等等,我們持續會繼續往前走。』

出席特展開箱記者會的前中華攝影文化協會理事長全會華、攝影藝術家侯淑姿、曹寅賓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即將開幕也相當開心,並認為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空間,卻是對台灣攝影發展與研究台灣攝影歷史跨出重要一步,意義重大!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台灣國際光影藝術節啟動 盼為疫情點亮明燈
「順天美術館藏品歸鄉展」 國美館3月20日開展
國美館首創「打開典藏珍寶盒」 邀藝術家或家屬探訪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