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架共機侵擾台灣,外國專家怎麼看?一篇讀懂中國解放軍的五個企圖

中國解放軍機頻頻侵擾台灣西南防空識別區,今年截至10月上旬已超過600架次,包含100架殲-16、20架蘇-30、16架轟-6等等,近4天擾台數量近150架,4日單日更是多達56架次,不僅數量屢創新高,侵擾密度也勝於以往。對此,台灣當局派出作戰飛機對解放軍的部署進行回應,發出無線電警告,並部署飛彈系統追蹤共機的活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引述分析人士說法,共機擾台次數創下紀錄,是北京有意對海內外展現軍事實力。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印太安全計畫研究員斯托克斯(Jacob Stokes)認為:「這是北京經過深思熟慮的計劃,會持續執行好幾個月甚至幾年,還有幾個相關的目標。」

他解釋,共機擾台的其他相關目的,「首先是放出政治軍事信號,試圖恐嚇台灣政府並行使中國對該自治島的主權。第二,是讓解放軍飛行員和相關軍事後勤人員累積在不同條件下(例如夜間)進行此類行動的經驗,如果之後有需要,這些經驗會提高他們的作戰能力。第三,是迫使台灣軍方緊急出動軍機作為回應,消耗台灣規模較小的空軍和飛行員。」

其他分析人士說,中國媒體對共機侵擾台灣進行廣泛報導,這是北京統戰運動的一環;解放軍也在向支持台灣的國際盟友──特別是美國、日本和英國,展示面對即使它們支持台北,中國也不會退縮。

以下結合CNN、《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與日本放送協會(NHK)採訪的專家學者說法,剖析中國的五大動機與企圖:

10月1日、4日共機侵入台灣西南空域,1日繞行至東岸,4日機群規模去年以來最大。(國防部提供)
10月1日、4日共機侵入台灣西南空域,1日繞行至東岸,4日機群規模去年以來最大。(國防部提供)

10月1日、4日共機侵入台灣西南空域,1日繞行至東岸,4日機群規模去年以來最大。(國防部提供)

先搞懂「防空識別區」代表意義

《外交政策》指出要理解此事的嚴重程度,首先要了解防空識別區(ADIZ)與國家領空不同,前者是為了國家安全和空防的需要而劃定的空域,範圍通常大於實際領空,以爭取應對空中威脅的時間;由於是一國單方面劃定的空域,故其概念沒有國際法效力。而台灣的防空識別區從本島西北點延伸至中國本土境內320多公里處,也與東海眾多國家的防空識別區重疊。

中國侵擾台灣防空識別區的頻率引發擔憂,怕是入侵台灣的前奏,但共機擾台早在10年前就有,現在所做的只是增加架次,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亞洲項目主任葛來儀(Bonnie Glaser)因此認為:「在我看來,他們做的任何事情與最近以來的行為根本沒有不同。」

急於施壓威脅台灣與西方國家

台灣政府最近做的事情無非是擴大國際參與,而國際友人對台灣的支持更多是為了維護台海和平,但對北京當局來說都很刺眼。

瑞士韋伯斯特大學(Webster University)印太事務專家法頓(Lionel Fatton)指出,在台北正式提交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申請之後,共機擾亂台灣防空識別區的架次激增,「中國需要一些手段來阻止台灣採取讓它不開心的行動,尤其是獨立傾向的舉措。」

法頓說,北京增派軍機越過台海中線是想告訴台北,它有能力和火力來採取強硬立場,這是一種典型的威懾行為,「我們可以預期中國將繼續施壓,以確保其威懾態勢保持強勁。」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作戰主管舒斯特(Carl Schuster)則認為,北京正向台北發出「它可以隨時入侵」的信號,「這種強烈信息也強化了中國威脅。」

20210918-西南空域為共機擾台熱區,因台灣本島軍用機場有強化與防空措施必要,而今年漢光演習佳冬戰備道即是在此背景下啟動,一架IDF戰機在佳冬戰備道上滑行。(蘇仲泓攝)
20210918-西南空域為共機擾台熱區,因台灣本島軍用機場有強化與防空措施必要,而今年漢光演習佳冬戰備道即是在此背景下啟動,一架IDF戰機在佳冬戰備道上滑行。(蘇仲泓攝)

西南空域為共機擾台熱區,因台灣本島軍用機場有強化與防空措施必要,而今年漢光演習佳冬戰備道即是在此背景下啟動,一架IDF戰機在佳冬戰備道上滑行。(蘇仲泓攝)

澳洲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Griffith Asia Institute)研究員萊頓(Peter Layton)說,涉及數十架戰機的大規模行動可能在幾個月前就開始策畫了,「解放軍空軍以喜歡精心策劃、精心編排的活動而聞名」,而且北京當局會追求「萬無一失」,因此這次行動需要數月的計劃,使細節可以充分安排。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國防事務高級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Heath)表示,從策劃動機來看,北京最初可能是想趁中國10月1日建國周年大秀「肌肉」,但最近美國與日本、英國、荷蘭、加拿大和紐西蘭等國海軍在沖繩西南海域進行聯合演訓,英國軍艦穿越台灣海峽以及日本新政府剛上任,所有國際因素都可能使中國決定多派共機,「向台灣和西方國家發出政治信號和警告」。

讓解放軍累積對台行動經驗

專家指出,如果北京決定對台灣發動全面軍事行動,解放軍將需要詳細的情報,以了解台灣軍隊將作出何種反應,而向台灣防空識別區派遣數十架戰機,有助於解放軍理解與預判台灣的應對。「解放軍正在測試和評估台灣對空中威脅的探測能力與應對意願,它還會記錄台灣的回應時長、戰術和空中攔截程序,」舒斯特說道。

這也將提高解放軍各單位合作部署侵台的作戰能力。從共軍的角度來看,涉及大量戰機執行遠距離任務的協調空中作戰,比靠近基地的小部隊作戰更為複雜;此外對身處100浬的中國空中管制員來說,其戰鬥視野遠較10浬來得更不精確,因此舒斯特認為,這一波擾台架次創下中共軍機集體遠離本土基地的最大規模,說明共軍正在透過實際訓練累積經驗,而且將持續下去。

2021年第13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於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珠海航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AP)
2021年第13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於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珠海航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AP)

2021年第13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於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廣東珠海舉行(珠海航展),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AP)

消耗台灣空軍戰力

分析人士說,如果台灣想試圖應對每一架越過台海中線的共機,就會發現自己遇到大麻煩。舒斯特指出,台灣大多數戰機已有近30年歷史,每次緊急出動都會對機身造成壓力,因為戰機老化時,機身結構也會變弱,「中國可能希望侵擾行為,導致台灣不得不在限制戰機出動次數或翻新機型之間做出選擇。」

但澳洲格里菲斯亞洲研究所的萊頓表示,台灣當局可能不會上當,台灣軍方在有關解放軍侵擾的新聞稿中沒有使用中國飛機的新照片,而是使用資料照,但卻能掌握包括擾台共機的機型與其他詳細飛航數據,這意味著台灣軍方可以僅通過遠程電子技術來識別機型。

帶動官媒炒作統戰議題

何天睦說,中國海內外的官方媒體最近大幅報導共機活動。5日打開民族主義色彩鮮明的《環球時報》網站,就可以看出這件事對北京的重要性,一篇頭版報導稱,解放軍「多達56架戰機」飛入台灣的防空識別區,並稱此舉是在美國對中國於台灣附近的軍事活動表示「關切」的隔天。

習近平。(美聯社)
習近平。(美聯社)

習近平。(美聯社)

《環球時報》援引中國外交部的話說:「中國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鎮壓任何『台獨』企圖。」同樣位於頁面頂部的社論則稱,這些戰機是對台灣民進黨「分裂主義」政策的「嚴重警告」。

讓台灣人民「絕望」,達到「不戰而勝」

格拉澤指出,在軍事訓練之外,中共還有三個目的:使必須不斷爭先恐後攔截的台灣空軍飛行員感到疲倦,煽動中國境內的民族主義同時挫敗台灣人民的士氣,並威懾美國,「這些所有的外交、軍事和經濟脅迫手段,背後真正目的是引起台灣人的絕望感,讓他們認為中國太強大以至於想放棄。這是他們尋求實現的目標──不戰而勝。」

日本軍事學者、東京國際大學教授村井友秀則表示,中國還想趁著美國仍困於阿富汗撤軍混亂局面之際,藉由施展軍事能力來打擊台灣人對美國的信心。同時,他也提到中共這麼做是著眼於統一台灣,欲透過「炫耀壓倒性的軍事力量,以誘使台灣人放棄反抗」。

總統府稍早發布的照片中,赫然出現飛官在向蔡英文簡報時,手中資料可辨認出我戰機升空攔截共機的畫面。(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府稍早發布的照片中,赫然出現飛官在向蔡英文簡報時,手中資料可辨認出我戰機升空攔截共機的畫面。(取自總統府Flickr)

總統府發布的照片中,赫然出現飛官在向蔡英文簡報時,手中資料可辨認出我戰機升空攔截共機的畫面。(取自總統府Flickr)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老牌成人雜誌寫新猷:首位登上《花花公子》封面的23歲「兔男郎」—布萊特曼・洛克
相關報導》 「習近平曾同意遵守『台灣協議』,不該妄生事端!」擾台共機架次創新高,拜登對台海情勢表態

更多相關新聞
蔡總統正告北京要克制 避免擦槍走火
邱國正:從軍40年來最嚴峻情勢
布林肯重申「高度關注大陸軍事行動」:對台承諾從未改變
美中會晤 蘇利文楊潔篪閉門會談 關切議題包括台灣
終結連5天侵擾台ADIZ 6日無共機擾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