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到淨零的距離?綠建築碳中和未來

全球面臨氣候緊急威脅,台灣宣布2050淨零碳排目標,各行各業也紛紛提出減碳計畫;不過,除了傳統製造業、高科技廠房是碳排大戶,跟一般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辦公大樓、住宅,其實也是耗量能元凶之一。台灣科技大廠總部和社會住宅,近年來運用新科技,展開減碳創能行動,他們怎麼做的?得克服哪些難題呢?

國際能源總署統計,全球55%耗電量,來自於建築物從生產到使用、廢棄的生命周期,其中,使用階段的排碳量,占比高達23%到86%,如何讓建築物不再「碳襲」,投入新科技,或許是可行之道。

科技大廠的台北總部電梯裡,安裝電力回收系統,螢幕即時顯示,再生了多少電量,並且儲存起來。

室外光線太強,溫度太高,AI系統主動提醒開啟窗簾,減少日照;室內燈光的亮度和色溫,也自動改變;同步地,二氧化碳濃度一升高,換氣系統隨即提升屋外的空氣比例,空調運作也跟著調整。

2011年,台達電盤查大樓排碳量,發現空調、照明、電梯的耗電量高居前三名,於是花了5年時間,改造建築物、機電設備,加裝電力監測系統逐步改善;不過,既節能又兼顧人的健康,才是挑戰。

調整耗能參數,仰賴大數據的分析和累積,得布建數量更多的感應器,交由AI判讀、調整,建置成本相較提高。

建築物減碳,讓民眾下了班,也享有智慧生活。

台北市興隆社會住宅導入智慧設計,居民用手機控制家裡的電燈、冷氣,節省能源。台經院統計,台北市的用電量,高達31%比例是住宅用電,而且每人每天平均用電量16.57度,高於全國人均的11.19度。

透過智慧能源管理,監測空調、照明、變頻控制和水管理系統,再結合水表、電表、瓦斯表,掌握耗能數據,並且設置太陽能發電和儲能裝置節能減碳;但是,系統整合和推廣,並不容易。

操控設備的能力有落差,加上智慧燈泡一組一、二千元,維護成本翻倍;不過,藉由科技節能、創能,用電量降低13%,住戶、管委會都獲益。

台達電大樓耗時5年,投入約1000萬元,改造成綠建築,年省118萬度電,三年半回本,而且減碳效益繼續累積;一般企業面臨國家政策和市場壓力,減碳共識已形成,但談到效益,還得考量環境變數。

不過,對於住宅來說,建築減碳,民眾的共識才是成敗關鍵。

無論是辦公或住宅大樓,取得共識,善用科技,降低成本,並且持續溝通推廣,是建築減碳成功的未來趨勢。

採訪撰稿:陳宏立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持續高溫炎熱 午後局部陣雨
志工早會:災禍苦難堪 八分飽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