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成上班族腸胃不適 導致慢性疲勞

記者楊晴雯/台北報導

腸胃健康拉警報,不只腸胃鬧脾氣,人還會噓累累。國內有項調查顯示,發現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的確互有關聯,43.3%的受訪者同時受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所苦,成為「腸亂疲勞族」。

▲(示意圖/資料庫)

長年推動國人腸胃保健衛教工作的台灣乳酸菌協會,偕同高雄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教授許秉毅醫師進行「腸胃健康與慢性疲勞影響調查 」,依台灣人口年齡分布比例針對全台1,068位25至49歲民眾進行採樣發現,受訪者中有82.5%表示腸胃不適,生活中受到便秘、消化不良、腸躁症等腸胃問題所擾。

調查進一步分析,高達43.3%的受訪者為「腸亂疲勞族」,同時出現腸胃不適及慢性疲勞徵狀。此外,若比較腸胃不適與腸胃健康者的慢性疲勞佔比,則前者比後者明顯多出29.4% ,由此可見腸胃當機、慢性疲勞影響也隨之明顯。

「大家常認為疲勞只跟壓力與勞動有關,但其實腸道菌相若紊亂、長期處於失衡狀態,也可能引起身體不良連鎖反應,如慢性疲勞即是一例。」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理事蔡英傑教授指出,國外研究顯示慢性疲勞者之腸道菌相與健康人不同,而去年在《SpringerLink》發表之研究 ,更指出慢性疲勞與腸躁症等腸胃疾病間有顯著相關的新發現。

許秉毅說明,大腦與腸道就像是一條雙向的高速公路,彼此藉由神經、代謝、免疫介質等傳達訊息,並維持平衡。如身體對飽足與飢餓及便秘與腹瀉的感知與調節。而腸道菌相更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胃腸菌相被破壞,即可能因此影響大腦和胃腸道的行為。國外研究也證實,若將無菌小鼠施以抗生素改變其腸道菌相平衡,因其缺乏正常腸道菌相協助因應,其情緒等心理狀態即出現變化 。

蔡英傑表示,雖然睡眠、飲食、壓力等,都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但礙於工作或生活需要,壓力與睡眠習慣常難以在短時間內改善,故飲食的選擇對忙碌的現代人便格外重要。要讓腸道菌相恢復平衡,必須要調整腸道內好、壞菌的比例,藉由飲食調整,例如日常餐食中搭配優酪乳作為每日1.5至2杯的乳製品選擇之一,補充好菌,即可減少腸道不良物質及發炎的機率;以及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比例,營造好菌在體內保持活力與效用的環境。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世衛行結束返台 陳時中自評80分
蚊子大軍出擊 這血型=人肉捕蚊燈
指甲異樣會說話 「杵狀指」恐是肺癌
吃生鮭魚恐讓胃壁長滿蟲?專家這樣說

⭐️ 更多新聞報導

泡麵含有重金屬?食藥署闢謠
日研究:邊走邊嚼口香糖可保持身材
南瓜絲瓜變苦別吃 醫師警告恐中毒
涼感噴霧紙巾夯!瞬間降溫超過5度
防曬沒用?夏季肌膚防曬保濕4關鍵
【健康大調查】上班族毛病,好像全都中了?

--------------------------------------

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s://goo.gl/iy5T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