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報疫苗不良事件 醫護常誤解有助救濟、追蹤健康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28日電)今年接種流感疫苗不良事件通報量創近年新高。研究發現,台灣醫療人員對不良事件知識不足,多數誤認通報有助申請受害救濟或以為有助追蹤患者健康。對制度認識不清,可能有礙發揮功效。

今年韓國傳出不少民眾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死亡事件,引起國際緊張,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曾暫停接種疫苗,台灣也受波及,預防接種不良事件通報也因此增加,也可能影響民眾接種意願。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官網統計資料顯示,截至民國109年11月18日止,流感疫苗不良反應通報共接獲不良事件通報425件。大多數(309件)屬「非嚴重不良事件」通報,如發燒、頭暈、皮膚紅腫等。另有116件是嚴重不良事件通報,包含14件死亡、2件危及生命通報。依接種廠牌、批號、不良事件症狀及其可預期性、歷程、既有疾病等資訊比對分析,並未觀察到疫苗安全疑慮。

通報的數字確實比近年為多,食藥署統計發現,今年截至目前通報件數分別是過去3年的數倍之多。106至107年通報136件(嚴重不良事件41件、非嚴重95件);107至108年總計188件(嚴重59件、非嚴重129件);108至109年通報116件(嚴重23件、非嚴重93件)。

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曾表示,今年通報數明顯增加,可能受國際和台灣不良事件通報的氣氛影響。

另一方面,疾管署疫情報導第36卷21期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實務常見問題解析」點出另一個問題。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實務常見問題解析一文的作者、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台灣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運作雖已超過30年,但最有可能在第一時間觀察到接種後發生的不良事件或副作用的醫療或公衛人員,對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的認識,以及其與不良事件監測間的差異,仍有進步的空間。

林詠青表示,根據2015年針對台灣醫療人員所進行對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後不良事件的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研究顯示,在知識方面,「通報疫苗不良事件是為了幫助接種者申請預防接種受害救濟(VICP)」的答對率僅15.5%(正確答案為「否」);而「通報流感疫苗不良事件是為了追蹤接種者後續的健康狀況」的答對率更僅有4.8%(正確答案為 「否」)。

林詠青說,可見大多數醫療人員往往將疫苗接種受害救濟的申請與不良事件通報的目的相互混淆。

預防接種不良事件的通報是民眾端及醫療端的主動通報,林詠青說,只要民眾覺得打完疫苗後有身體不適,自認為可能與疫苗有關就可以通報,但兩者未必有因果關係。第一線人員若對通報目的、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不了解,就可能較易受環境影響而增加通報意願。

林詠青說,如2009年H1N1大流行時,當時接種疫苗也傳出多起不良事件通報,且通報量隨之大量增加,但那時很多案件進到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查時,有9成左右經審議與疫苗無關。

「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制度實務常見問題解析」的結論指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需要臨床醫療人員與第一線公衛人員的配合,才能實現創設制度的目的。中央主管機關須持續溝通與宣導,才能使制度發揮最大功效。

莊人祥表示,預防接種不良事件通報是民眾和第一線醫護人員都可以主動通報,未來會持續努力和全民溝通疫苗接種相關議題。(編輯:張芷瑄)109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