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居高不下、金融體系岌岌可危 《經濟學人》:各國央行面臨痛苦取捨

中央銀行的職責是維持銀行穩定與低通膨,但目前通膨怪獸仍未受到馴服,金融體系看起來岌岌可危,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各國央行不得不在金融不穩定與高通膨之間做出痛苦的取捨。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情況原本不應該如此。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過後,實施的新規則旨在阻止銀行倒閉威脅經濟及金融體系,這原本應該讓貨幣政策能自由地專注於成長及通膨。然而,該計畫未奏效,迫使中央銀行採取讓人痛苦的平衡措施。

居高不下的通膨導致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16日宣布升息2碼,美國聯準會(Fed)22日宣布升息1碼。美國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陸續因擠兌導致流動性不足,宣告倒閉;歐洲第17大銀行「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15日股價一度崩跌達30%,瑞士銀行集團(UBS)19日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約新台幣994億元)收購瑞士信貸。

2023年3月22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內的交易員,電視上播放著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記者會片段(美聯社)
2023年3月22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內的交易員,電視上播放著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記者會片段(美聯社)

2023年3月22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內的交易員,電視上播放著聯準會主席鮑威爾記者會片段(美聯社)

《經濟學人》指出,瑞士信貸的倒閉種下了不確定性及混亂的種子,瑞士官員沒有關閉銀行,而是敦促瑞銀集團收購它,提供納稅人支持的慷慨貸款與擔保好讓交易成功,甚至通過立法讓條款無懈可擊。

儘管監管機構註銷該銀行的可轉換債券,但股東仍獲得30億美元(約新台幣919億元),儘管英國及歐盟的監管機關迅速堅稱會尊重債權人的慣常秩序,但這種背離常態的做法不可避免地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讓人懷疑下一次銀行倒閉會發生什麼事。

美國摩根大通集團 (JPMorgan Chase)董事長戴蒙 (Jamie Dimon)為首的銀行家正努力支持第一共和銀行(First Republic Bank),這是下一個搖搖欲墜的銀行。《經濟學人》表示,儘管第一共和銀行似乎能在沒有更多國家干預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但銀行困境及監管不確定性的結合仍可能損害經濟。

《經濟學人》指出,問題在於央行行長想維持銀行穩定與低通膨的這2個目標看起來越來越矛盾。除了美國的大型銀行之外,所有銀行都在承受升息的後果,更昂貴的貨幣降低了證券投資組合的價值,並讓儲戶更可能逃往大銀行或貨幣市場基金。降低利率將對銀行有益,支持金融體系也一樣,但任何一種選擇都會刺激經濟並造成通貨膨脹惡化。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SVB)因流動性不足突然倒閉,結束40年營運,寫下美國歷來規模第2大的銀行倒閉案。(美聯社)

美國對矽谷銀行及標誌銀行所有儲戶的即興救助也可能產生破壞作用,每位客戶超過上限25萬美元的存款無法獲得美國聯邦政府的正式保險,但沒有人確定如果銀行倒閉,哪些大儲戶會得到紓困。聯準會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22日表示,儲戶「應該假設」他們的存款很安全,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同一日表示,不考慮將保險擴大到所有儲戶。與此同時,聯準會透過慷慨的新貸款計畫提供1650億美元的貸款,保護銀行免受持有長期證券的風險。

美國為所有儲戶提供保險的吸引力在於儲戶沒有逃離小規模銀行的動力,但《經濟學人》指出真正的問題是對資產低於7000億美元的銀行實行寬鬆的資本規定,對資產規模低於2500億美元的銀行倒閉的因應計畫不足。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提供全體一致的存款保險會鼓勵過度冒險,銀行將依舊脆弱,但不會受到大儲戶的任何審查。

《經濟學人》指出,痛苦的其中一個來源可能是美國的中小型銀行。資產不足2500億美元的銀行約占銀行資產的一半及商業地產貸款的80%,而商業地產業從新冠疫情以來一直很脆弱,如果規模較小的銀行繼續損失存款,或者由於投資者或監管機構懷疑它們的安全性而導致這些銀行必須籌集資金,那麼它們可能會限制發放的貸款,從而減緩經濟成長及通貨膨脹。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美聯社)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美聯社)

2023年3月19日,瑞士銀行集團(UBS)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收購瑞士信貸。(美聯社)

另一個讓人擔憂的原因是信貸市場,風險極高的公司為借款支付的額外收益已經上升,一些市場的信貸似乎正在枯竭,對金融狀況收緊的擔憂導致市場減少對高通膨的押注,儘管它們已經消化了降息的影響。

各國央行權衡這種不穩定的經濟前景時,還必須對其發出的訊號保持謹慎。因為央行監管銀行,所以對金融產業的健全狀況有著特殊的洞察力。聯準會22日宣布升息是正確之舉的其中一個原因是,急劇的轉變會導致人們對於央行知道市場不知道的事情感到恐慌。

《經濟學人》指出基本目標是修復監管制度,讓中央銀行能自由對抗通貨膨脹,而一項重要任務是重新審視確保一家銀行倒閉不會波及另一家銀行的措施。若有需要的話,政策制定者必須能透過減記債券或將其轉換為股票,為一家失敗的銀行資產重組。必須清楚的是,股票首先將被完全註銷。

銀行獲得修復之前,貨幣政策制定者別無選擇,只能將銀行對經濟構成的危險納入考量。聯準會必須仔細審查那些受影響銀行的放貸行為,並將其納入經濟預測,同時密切關注信貸市場。停止對抗通貨膨脹以保護銀行是錯誤,但通貨膨脹也必須以可控的方式降低,而不是由金融危機的混亂及其帶來的經濟痛苦讓通膨降低。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