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診察3難題 醫憂院所「軍備競賽」

衛福部預告,「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將於十一月中旬公告,明年四月上路,適用對象將會放寬至十大類,對此,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不表樂觀,他指出,至少有「基層診所設備不足」、「視訊看診難以取代觸診」、「如何隔空在健保卡登錄就醫資料」等三大問題,尚待克服。

林應然表示,若要達到遠距醫療,醫病雙方都需有一定通訊配備,並非所有基層都願意添購相關器材,若要全面開放,恐導致醫療院所間的「軍備競賽」。

澎湖縣全人居家長照機構負責人林姿妤指出,在居家長照服務對象部分,須克服居家網路環境,以及個案及其家屬能否使用通訊工具,仍有不少技術障礙。至於住宿型機構住民,確實可省下往來醫院的交通時間及費用。

對於視訊診療,基層診所協會認為,應該限定於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將設備設置於衛生所或特定診所,以補足偏鄉缺少特定科別的醫師。

此外,視訊診療有其局限性,例如,面對「脹氣、腫瘤」等症狀時,如何取代觸診、聽診,予以確認。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表示,通訊診療設備、AI等新科技可以成為「輔助診療」的工具,但每位醫師都有其擅長的看診方式,建議衛福部採正面表列「適合通訊診療的病症類型及特別規範」。

健保卡認證也成遠距醫療亟需解決的問題。林應然指出,新冠疫情期間確診者視訊看診,若是初診,病患須託付親友將健保卡送至診所登錄資料,但視訊診療明年四月上路後,若「醫師在北部,病患在南部」,該如何登錄健保資料?

林應然表示,健保署推動虛擬健保卡,但至今仍未看過病患用過,即使拿出來,大部分醫師也不敢收虛擬健保卡,擔心流程出錯,無法申報健保。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Joeman涉毒發199字聲明說話了!網友超震驚:網紅圈最大清流才是他
小二女寫「一邊…一邊」造句 醫師爸看完笑翻:是不是有誤會
帶爸媽出國住「這種旅館」很不孝? 網爆:人還沒走就觸盡霉頭
癌末軍犬狗生最後一次搭飛機!全機致敬鼓掌 牠1靈性反應乘客全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