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特展 累積鯨驗值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透過鯨骨一窺台灣沿海鯨豚的秘辛。(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透過鯨骨一窺台灣沿海鯨豚的秘辛。(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透過鯨骨一窺台灣沿海鯨豚的秘辛。(圖片來源:台灣博物館)

儘管每逢鯨豚擱淺台灣外海,總能召喚一群熱血民眾投入救援工作。然而,1980年代之前,台灣仍存在捕鯨事業,直到1994年台灣才有第一樁鯨豚擱淺救援。

我們生活在海的擁抱,卻是如何對待海洋以及生活其間的生物?從來訪過台灣、因擱淺死亡的鯨骨標本,不但訴說牠們的經歷,也映照牠們生活的海洋環境訊息,從中得知我們應負起的環境責任。台博館與中華鯨豚協會以此為前提策展,邀請大眾看展認識鯨豚與大海,累積「鯨驗值」、善盡地球公民責任。

捕鯨70餘年翻騰樂園曾是墓場

全世界約莫有90種上下的鯨豚,台灣曾經擱淺或是目擊到的鯨豚有32種,約1/3鯨豚遨遊台灣海域。百年前,墾丁南灣是巨鯨翻騰的樂園,大翅鯨、藍鯨、抹香鯨與虎鯨都曾經來訪;而日治時期延續至光復初期的捕鯨工業,使得曾經存在的巨鯨傳說幻滅。

走進台博館一樓東展間,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小型砲座,讓人摸不著頭緒,近看才知是「捕鯨砲」。原以為槍砲在概念上是用來對付敵人,原來也曾用來對付海中大型的鯨!由砲彈引發驚恐的情緒,曾瀰漫著大洋。《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就從這段捕鯨史談起,一路引領觀展者來到當代。

日治時代之前,台灣或許也利用小型船隻,捕捉小型的鯨豚,補充蛋白質。真正大規模、計畫性捕鯨則是日治時代。台灣從1913年起捕鯨,此時使用的是大型船隻和捕鯨砲等器具,捕捉的對象也鎖定商業利益高的大型鯨。鯨的脂肪用途很多,深具商業價值,例如照明、做成肥皂,工業化後機械潤滑等;此外,有些國家也會吃鯨豚。

《鯨恐》這個單元是談捕鯨,雖說捕捉大型鯨,始於日治時代,但光復之後,台灣也成立捕鯨公司,直到國際保育概念興起才停下捕鯨行動。依據台博館資料,直到1981年,約70年期間,大約捕殺超過2500隻鯨豚。

台灣雖將鯨豚類列為保育對象,然而違紀吃「海豬」時有所聞。鯨豚為何不能吃?策展人、台博館副研究員林俊聰解釋,對人類來說,所有的自然資源都可利用,只是現代養殖或耕作等計畫性生產都達到高水準,已經不需要靠鯨豚這類的野生物來補充蛋白質。

另一方面,鯨豚在生態上位處食物鏈上層,一旦族群下降,整個生態系也會跟著崩解、殃及人類福祉,即使想重建也不一定能成功,由此說明鯨豚保育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