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價飆高根本「不正常」!台驊顏益財:投資航海王,這三指標才關鍵

貨櫃三雄最近股價行情紛上演「神鬼奇航」。然而海運貨代龍頭、台驊董事長顏益財直言,「大家過度渲染運價,現在完全不正常!」請投資人追高前,先看這三指標!

新冠肺炎引爆全球航運缺櫃之亂,至今未解。在嚴重供不應求下,台灣貨櫃三雄紛紛上演「神鬼奇航」的驚世行情,從運價、營收到獲利,都不斷續寫新高。

以投資人最關注的運價指標、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來看,7月9日已達3932點,相較年初的2870點、漲幅近四成,且目前看來還未有一絲趨緩跡象。

但,縱橫海運業40餘年的台驊董事長顏益財直言,「我想大家過度渲染運價、投資人也搞不懂,其實現在運價是不正常的、完全不正常!」他再三強調。

顏益財指出,如今天價級的運價,背後反映航運業供給嚴重不順。以前兩個月的航程,如今恐怕得拖到三個月才返航,一連串遞延效應下,等於航商整整少去近1/3的供給量,供需失衡。

顏益財透露,許多人把異常的運價當成航運景氣的唯一指標,容易因此誤判航運產業。他以船公司角度思考,衝高運價並非重點,反而應該製造供給。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台驊提供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台驊提供

台驊董事長顏益財。台驊提供

他分享,真正判斷航運業景氣,不該只是緊盯運價,而是要同步留意以下關鍵:

關鍵一:船舶供給緩增,短期跟不上需求

首先,影響航運景氣的關鍵是「船舶供給」。回溯歷史教訓,過去十年航運慘淡,正是因為航商大舉造船,導致供過於求。

期間,許多航商經營不善,乾脆拆船、賣船,甚至倒閉;造船廠同樣慘烈,從2008年全球一度有934家造船廠,去年收到剩281家。

歷經十年產業大洗牌,航運供需逐漸回穩,在三大聯盟成立後,航商開始彼此協調合作、避免再步上供過於求、價格戰的惡性競爭。

「疫情只是導火線、火上加油、爆發更快,本來產業供需結構就在改變。」顏益財說。

至於未來供給量如何觀察?他認為,短期船舶運能不會變化太大,畢竟一艘大型貨船,光造船就耗時兩、三年,且過去十年造船廠倒一片、產能大不如前,現在又碰上缺鋼困境。所以,很肯定的是,短期船舶供給難增、航運景氣會持續好。

海運研究機構也有同樣共識,Drewry、Clarksons均指出,未來兩年航運供給年成長率估計都不到5%、大造船時代的高成長已不再;同時間,航運需求年成長率也都有5%以上,顯見未來兩年仍處於供不應求。



關鍵二:油價高不見得是壞事,需搭配運價分析

第二項觀察指標在油價,它同時反映了航商成本和景氣。舉例來說,當油價上漲,航商燃油成本便增加,但也代表產業、經濟好轉,運貨需求隨之上升。

顏益財提供一個判斷方式,若運價低檔時,油價上升會大幅影響航商獲利,是壞事;但運價高檔時,油價上漲則影響不大,還代表景氣旺、貨運需求正夯,對航商反而是好事。

回溯去年4月以來,Singapore Bunker Prices公布的燃油成本,一路成長近150%;同時間,運價指標、上海出口貨櫃運價指數(SCFI)漲幅更甚、高達381%,運價也突破歷史高點。

運價高檔、漲幅又勝油價,自然替航商帶來可觀獲利。攤開長榮、陽明財報,光是第一季EPS就超過7元、一口氣賺贏2020全年。

不過,顏益財仍補充,目前運價實在太高,其實對產業不見得是健康、正常的狀態,若跌個三成、供需正常化,航商可能獲利更好。

關鍵三:環保規範影響未來船舶運能

最後,環保趨勢也牽動著航商的船舶運力和汰舊換新。

近年,國際海事組織(IMO)積極要求環保、減排,包括船舶要用低硫油、安裝脫硫器,減少污染;今年又公告2023至2026年減碳目標,勢必加速舊船汰換。

7月14日,歐盟更提議,預計對航運業者開徵碳稅,以達到2050年碳中和目標,恐怕對航運業又帶來新一波環保衝擊。

「如果各國環保要求愈快、愈嚴,供給一定會受影響。因為很多老船裝脫硫器成本太高,划不來,航商寧可提早拆解。」顏益財說。

他認為,目前運價在高檔,有些航商還能湊合著用舊船載貨,花高成本裝脫硫器、符合環保。然而,一旦運價回檔、利潤下滑,舊船恐怕就不符效益、必須拆除。屆時,航商運能、供給量,很可能再度下滑。

因此,未來航運界、各國的環保趨勢和法規,都是未來景氣的觀察重點。

疫情過後,無常將是新常態!

不過,歷經一年多的疫情衝擊、海運業天翻地覆後,顏益財最有感的,反倒不是飆漲的運價,而是「無常」。

他若有所思說,「疫情徹底改變人類生活,以前很多不make sense(合理)的事情,現在都在發生,將來無常會變成一種常態。」

他口中的無常,不光是航運業破天荒的不合理運價,還包括過去一年間,全球各地頻繁的航運意外。

先是3月份,長榮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擱淺、引發長達九天的「大排長榮」;7月上旬,杜拜港口傑貝阿里港發生大爆炸;7月10日晚間,麻六甲海峽發生撞船事故等。

杜拜主要港口傑貝阿里港(JebelAli Port)7月7日深夜發生大爆炸。翻攝自Disclose.tv
杜拜主要港口傑貝阿里港(JebelAli Port)7月7日深夜發生大爆炸。翻攝自Disclose.tv

杜拜主要港口傑貝阿里港(JebelAli Port)7月7日深夜發生大爆炸。翻攝自Disclose.tv

這些意外乍看偶然,但顏益財認為,背後都和疫情的海運之亂有關,「你想,很多船員在船上一年沒下船,是你的話會不會煩躁、疲勞、影響工作情緒?」

就連經營貨運代理業的台驊,過去一年間,中國大陸據點的員工幾乎天天加班,仍舊趕不完手上海運業務。可見,海運盛事光景是建築在業界無法釋放的緊繃壓力上,也難怪,意外事故遠比過去來得多。

談到近期的航運股價同樣無常,7月還沒過完,貨櫃三雄股價就大幅震盪、市值一度蒸發千億,也令不少「航海王」投資人們,嚇得紛紛趕緊跳船。

被問及股價,早從2017年就買進陽明、最資深的「航海王」顏益財只笑說,「靜待起網時,魚蝦自然來。」不論外面風浪再大也不慌亂,有時風浪愈大,蝦愈多,不過他也沒多做解釋,只坦言,相信懂得人自然能心領神會。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