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獨家專訪〉李開復:AI新宇宙已開啟,所有應用將重寫

AI人工智慧趨勢大師李開復,接受《遠見》獨家專訪時盛讚,ChatGPT已開啟全新「宇宙」,三大商機將崛起。同時雖有不少專業人士需做好準備,人類仍有3個無法被AI取代的優異特質。

華人世界AI第一把交椅、科技界大老李開復在ChatGPT熱潮下,保持高度活躍,陸續在臉書(Facebook)、產學論壇發表精闢見解。

他先是開解人類現階段最關心、擔憂的議題「被AI取代」,直指在具備豐富資料、足夠應答能力的AI系統之下,20種工作人士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包括電話行銷、財經和體育記者、專業投資人員、財務分析師、放射科醫師等。

另一方面,他也樂觀表示,創造力、同理心、靈巧性,三者是人類優異特質,即便到了2041年AI也無法完全掌握。

另外,因應AI將快速普及,今年已經完成1.0到2.0的首波市場實作,李開復在3月20日宣告,親自籌組 Project AI 2.0新創公司,致力打造 AI 2.0全新平台和 AI-first 生產力應用,其為創新工場塔尖孵化的第7家公司,不僅尋找投資機會,也積極建造AI生態圈。

AI 2.0可以「自己教自己」

李開復表示,AI的重點是當你有更多資料的時候,自然會提高它的效率和精確度,所以誰有最多的資料,誰就很強大。unsplash
李開復表示,AI的重點是當你有更多資料的時候,自然會提高它的效率和精確度,所以誰有最多的資料,誰就很強大。unsplash

為何要提AI 2.0?和1.0差別在哪?現在全球人工智慧是到哪個階段?李開復接受《遠見雜誌》獨家專訪,分析箇中關鍵。

他氣定神閒地表示,「AI的重點是當你有更多資料的時候,自然會提高它的效率和精確度,所以誰有最多的資料,誰就很強大。」

他指出,人工智慧在2015年、2019年分別在圖像視覺、自然語言理解,兩大領域得到技術突破,前者應用於圖像辨識、視頻編輯、自動駕駛等範疇,後者則推展了語音辨識、機器翻譯、問答互動等面向。

AI 1.0落地的五大必備條件,包括海量資料、精準自動的標注、單一清晰領域、頂尖AI科學家、大規模運算能力。

「不過,AI 2.0與1.0不一樣,AI 2.0就是一個超級大腦,把世界上所有的文本、圖片,統統讀遍了,然後他用自監督的方法,自己教自己,不用人工標注,模型完成後,可以轉移到其他應用,達到了1.0時代無法完成的平台效應」,李開復表示。

什麼是「自監督」?如同教AI 2.0讀一本書,先給他看第一章到第九章,看完之後要它寫第十章,寫完以後再把真正的第十章答案給它,要它自我檢測寫錯了多少,然後再去自行修改模型,讓下一次的運算,最小化錯誤。

李開復說明,所以為什麼今天AI 2.0、Chat GPT會胡說八道,就是因為猜的時候,猜錯了!但是技術細節終究會慢慢解決,這套有別於1.0時代單一領域AI的限制,「通用型」基礎模型已經很好了,因為再克服更多細節困難以後,只要可以微調,就可以用低成本,把它調到新領域。

豐富元宇宙,影視、醫療等生態重組

李開復說明只要在重寫的過程中把AI 2.0放進去,它就有一個聰明的內核,各種應用會遍地開花,例如醞釀超過一年的元宇宙,將得到極大挹注。flickr
李開復說明只要在重寫的過程中把AI 2.0放進去,它就有一個聰明的內核,各種應用會遍地開花,例如醞釀超過一年的元宇宙,將得到極大挹注。flickr

李開復同時預測三大AI商機,包括:軟體應用全部重生、使用者介面的轉變、商業模式的進化。

「我覺得現階段已有的應用、各個領域的每個應用,全部都可以重寫一遍,例如搜尋引擎、 PowerPoint、Photoshop、電商與廣告等」,他說明只要在重寫的過程中把AI 2.0放進去,它就有一個聰明的內核,各種應用會遍地開花。

例如醞釀超過一年的元宇宙,將得到極大挹注。「AI 2.0 +元宇宙/遊戲」將大幅降低虛擬世界內容的生成成本,AI可以成為實時聊天伴侶,增加互動樂趣和娛樂性,提高遊戲時長、激勵用戶參與。

再擴及垂直深度領域的「AI 2.0 +醫療」,AI能夠快速精準分析患者整體健康狀況,吸納所有歷史數據、生物特徵和個人模型預測,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

第二項商機,是在Chat GPT實作之下,提出了別開生面的使用者「體驗」,不管是對話式服務,還是單一結果的便利性,都將應用服務的「使用者介面」解構重生。

例如以前繪畫需要使用Photoshop,但以後只要懂得用文字描述就可以,取代了重複性的初階勞動,也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

第三項商機,則是透過通用型AI模型,形成全新平台,創造全新商業模式。

李開復淺然一笑,「如果AI 2.0只是承接Google創造的廣告模式,想法就太狹窄」。

當AI能夠精準對應任何人類的問題時,商業模式有非常大想像空間,可以用戶付費、或按照圖片付費、或按照接入模型的範圍付費都行。

而且這些百花齊放、重新發明的APP,體驗不一樣,用戶不一樣,產生的價值不一樣,又更快、更有效率,而且帶動最重要的商業模式變革,代表產業就此有了爆發的機會。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ChatGPT取代你做學術研究?還沒那麼快!
AI懂意識形態操控?專家最擔憂這兩點風險
AI工具全解析:除GPT-4,還有哪些應用值得上班族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