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戰才是要務 家長:動員根本擾民

保土衛國動員下達十六歲以上學生,學生表示,軍人上戰場就好;家長王先生則砲轟政府「別再亂搞」,這種動員召集根本是擾民,製造恐慌,要叫年輕人上戰場,至少要讓他們知道為何而戰;也有家長呼籲,動員令不能因為身分尊賤而讓特權存在。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彭淑燕表示,國民有國防安全意識「不是壞事」,有助於萬一身處戰爭時、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和周遭人的生命安全。然眾所皆知,現代的戰爭,比的是武器精良、操作能力精熟及心理素質,人力應該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此,培養有能力操作精密武器的國防人才,應是目前最優先的考量。

彭淑燕表示,納管學生在戰爭時的功能定位,才是家長最關切的,如果是後端協助等庶務工作、或加強個人自我防護知能提升,是家長能接受的範圍;更重要的是,政府應盡全力避戰、讓國家免於戰爭的危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才是第一要務。

國教行動聯盟家長部部長王瀚陽指出,高中職「全民國防教育」必修兩學分,十六歲是高一,很可能還沒上過課,加上這些年推動教官退出校園,學生未經充分軍事訓練,如何上戰場?此外,學生資料名冊填入國防部資訊系統,會感覺隨時處於備戰狀態,會造成恐慌,不太贊成這樣的做法。多數家長也表示不贊成十六歲以上學生上戰場。

兩個兒子都滿十六歲的大學教授林昭賢說,他個人贊成動員令,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但現在青少年養尊處優慣了,不太吃得了苦,要在戰時服勤恐有相當困難度,如果真要執行,要確實落實勤前教育,以科學為依歸,例如在保護自己的狀態下搶救受傷的軍人,如何判斷運送路徑是安全路徑等,讓學生熟練,救人也救自己。同時,要全員動員,就不能有家長身分貴賤之分,而有差別待遇,不要讓特權橫行。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神秘男捧600萬現金買下「神級鹿角蕨」 網友:貧窮限制想像
台灣女生難追?男交4任外國女友 有感「像一尊神明要供」
夫妻問「該買北市蛋黃或蛋白?」 網見年收崩潰:問我們幹嘛
「人間Dior」新髮色亮相 搭機Hello Kitty拿到手軟

更多相關新聞
16歲以上學生動員造冊 師長籲勿製造恐慌
廢教官缺訓練 教官:找孩子當砲灰
全動法修法管制媒體 藍轟戒嚴重現
全動法引寒蟬效應?他示警恐成「這法案」換殼上市
全動法修法 軍方:非戒嚴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