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 史前館環教講座報名至19日

全球暖化、垃圾危機以及各式海洋環境汙染,使得海龜、海豚等海中生物受到嚴重威脅,也間接影響人類的生活。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將於226日辦理環境教育講座-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邀請長期關心海洋環境、投入淨灘及減塑行動的「海湧工作室」與民眾分享,活動報名至19日止。

 

史前館指出,海龜在恐龍時期就活躍於地球上,而全世界的海龜有7種,在臺灣可以看到5種,分別是綠蠵龜、赤蠵龜、玳瑁、欖蠵龜及革龜,其中最常見的是綠蠵龜,仍有許多綠蠵龜的產卵場與棲地,在澎湖望安島、屏東小琉球、臺東蘭嶼都能看見牠們的蹤跡。

 

根據2017年海洋廢棄物的報導指出,在臺灣救傷海龜中,約有9成的海龜會排出人造廢棄物,其中塑膠碎片為大宗。生性溫馴、優遊自在的海龜,目前正面臨海洋環境污染、棲地開發破壞、人為捕抓,現已列入保育類名單中,盼經由講座,探討日常生活所製造的垃圾會如何造成海龜的傷亡,進而思考如何透過行動保護海洋生物。

 

那些海龜教我們的「塑」環境教育講座,於26日上午930分至1130分於史前館辦理,邀民眾一起關心海洋環境,一窺大洋中海龜的祕密世界。講座即日起受理報名至219日止,請於網路報名網址(http://bit.ly/2AT5ZQC)提出申請,或洽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環境教育推動小組089-381166561孫穩翔、577壹喬.法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