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智淵觀點》要就跟日、中斷航 否則其餘免談

[新頭殼newtalk] 一言興邦 一言喪邦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翰‧波頓(John Bolton)針對北韓核武的處置原則,一席採取利比亞模式的強硬發言造成金正恩的不滿,讓川普在意甚久的”川金會”險些泡湯,幸賴川普自己出面緩頰,放軟姿態,才讓這個創歷史的美朝峰會得以如期舉行。一言足以興邦 一言足以喪邦,國家的領導者必須認情”言多必失”的風險,以免有利自己的局面,瞬間風雲色變,反而落人口實,成為話柄,製造更多的無畏與爭端。

同樣的,我國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李大維針對日本籍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全日空”的企業網站更改我國名稱一事,除了對中國的打壓表達不滿與憤怒外,更強調將鼓勵台灣民眾拒絕搭乘被迫更改台灣名稱的航空公司,則造成了各界的不同解讀與質疑。

政治干涉商業

這兩個月,中國壓迫各國企業與航空公司更改其企業網頁上的台灣名稱,這引起了許多企業與政府的不滿與反彈,美國政府即曾強力抨擊中國這種以政治干涉企業的行為;但是是否改變還是留給企業自己決定。事實上,企業是否受壓完全有其生意考量,民主國家的政府不會也不可以干涉企業或人民自己的決定,否則這就是一種民粹的行為。

今天,全日空與日本航空因為政治考量而修改了對於台灣的稱謂,日本政府對於此事表達了遺憾卻沒有施壓要這兩家航空公司再次調整的行動,這就是知曉所謂”政商”的分際;相反的,台灣政府高層發動台灣民眾拒搭這兩家航空公司的飛機,是已經有了他們會屈從台灣政府意志的把握嗎?這樣的抗爭不會造成台日關係的困擾嗎?更重要的,政府真的有膽氣,就別對日本國色厲內荏、前恭後倨,直接宣布台日斷航如何?這樣是不是才有效果呢?

又更根本的說,政府既然鼓勵民眾拒搭售中國壓力改變台灣名稱的國家與企業,為何不乾脆宣布兩岸不三通,以懲罰中國長期以來對我國的敵意?這樣是不是更悲情,更悲壯?

有趣的就在,對於不跟我們建交的美日為首的國家,我們極度依賴他們,卻不敢採取任何制裁行動;對於日本殖民台灣期間對於台灣造成的罪行,民進黨政府都可以視若無睹,政府鼓吹民眾抵制全日空與日本航空,又有多少民眾會甩政府呢?

再說,這樣的魯莽言語如果只是一般的中下層官員或是學者專家意見也就算了;如今由國安會秘書長提出這就等同於國家政策,如果這兩家航空公司不願意改變,台灣的國際形象與國家顏面不是會受到嚴重的傷害?屆時李秘書長是否要負起政治責任?還是船過水無痕?反正台灣人一向很健忘的。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中國才是打壓我們的源頭。台灣政府如果不滿北京當局一再的”軟土深掘”,除了表達抗議之外,可曾想方設法地尋求與中國政府溝通談判的機會,以緩和中國這樣節節進逼的行動。台灣不能只是坐在那裏,被動的等待機會,何況台灣現今在國際上被邊緣化的很嚴重,外界根本沒有多少人聽到台灣的聲音,不知道台灣的困境與權益,再這樣”維持現狀”就是坐困愁城、坐以待斃,台灣的前景更令人憂慮。

兩岸的發展越來越不均衡,再這樣下去,連本國人民與公司為了生存都必須用腳投票時,要外國企業考慮台灣的價值,在乎台灣的制裁那根本是緣木求魚。

積極的外交作為

金正恩是外交高手,他運用智慧、技巧、彈性以及積極的原則推動了北韓的涉外事務,讓一度是國際孤兒的北韓周旋於中日美俄等等大國之間,不僅提升了一度萎靡的國際地位,也為北韓爭取了更多的外交空間與政經資源。這樣的主動性外交才是我們台灣應該學習的。

受到北韓主動外交的影響,這幾個月來各國元首為了外交折衝談判可以擺脫過去外交儀禮的繁文縟節,可以很彈性的出訪,做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安排,這都是受到網路時代來臨,國家利益與機會稍縱即逝的影響所致。

相反的處於外交弱勢的台灣,外交空間已經不足,更該主動出擊,尋找有利之契機。否則局勢的發展將日益嚴峻,對台灣更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