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搶戲猛挨轟 為戲灌水的老把戲

拋開網路獨播劇,今年在衛視平台播放的電視劇中,到目前為止話題量最大的無疑是古裝玄幻劇《香蜜沉沉燼如霜》。這部劇的口碑走勢,經歷了一個標準的「倒U形」曲線:前期,該劇靠楊紫飾演的「花神之女」錦覓和鄧倫飾演的「天帝之子」旭鳳的高甜互動橋段瘋狂圈粉;劇情中段,同樣深愛錦覓、由羅云熙飾演的「大殿下」潤玉靠人設走紅,為劇攢足流量;到中後段,由於男二潤玉戲分過重,男一旭鳳戲分過少,觀眾吐槽該劇為配角加戲「灌水」,劇方與編劇為此互相推諉責任,風波越鬧越大,目前爭議未停。

《香蜜沉沉燼如霜》遭遇空前吐槽,是劇迷的一次集中爆發。這年頭,觀眾心裡也實在很矛盾:工作壓力大,晚上就想追個劇輕鬆一下,可中國國產劇動輒六、七十集,每天浪費一個半小時,劇情卻只是推進一點點。

劇情節奏慢,製作方卻總說這是市場需求;配角搶戲影響觀劇感受,編劇聽到就會站出來說「這是鴻篇巨製,得耐心看完,好戲在後頭」結果觀眾花幾個月追完一部劇,可能才發現這時間還不如下樓去跳廣場舞。

●灌水現象 「香蜜」不是唯一

《香蜜沉沉燼如霜》播出後引發的行業爭議依然沒有消停。該劇播出落幕,尾聲時,潤玉和旭鳳的戲分依然「勢均力敵」。有觀眾調侃:「潤玉變天帝演了十幾集,旭鳳變魔尊只需十分鐘。」關於「羅云熙搶戲」的說法再度被不少網友置頂。

對於網友質疑,羅云熙表示,自己只是按照劇本來演,並沒有要求加戲,但劇方始終沒聲援他。近日,羅云熙工作室取消關注《香蜜沉沉燼如霜》官方微博,貌似拒絕「背鍋」。與此同時,由於該劇一名編劇承認原來43集的劇本被「灌水」拖長到60集,引發業內和觀眾對灌水現象的再度關注,紛紛要求肅清風氣。

但是,中國國產劇集數越來越多,光靠呼籲就能起作用嗎?在今年初舉行的電視劇製播年會上,東方衛視中心總監王磊卿就指出:「電視劇集數從40集到100集,像蘭州拉麵一樣越抻越長。」

同時,電視劇孵化時間卻越來越短,王磊卿對比了中國國產劇和美劇的製播時間:「部分IP劇50-60集的劇本用5個月速成者大有人在,而一般美劇12集劇本都要耗時6個月。」他認為,該背鍋的是對大IP的粗放式經營,是商業劇的急功近利。其實,給配角加戲「灌水」的現象,幾乎已經成為常態。

●灌水手段 出盡法寶拉長

手段1/不斷回憶殺

這兩年的電視劇流行「劇情不夠回憶湊」,本來主角演得好好的,突然一陣柔光閃過,他們的童年陰影、中學愛情、大學狗血三角戀就會一一出現,「回憶殺」甚至貫穿全劇。這種橋段在《人間至味是清歡》、《何以笙簫默》、《夏至未至》等都市偶像言情劇中屢見不鮮,今年打著聚焦「無人機行業」旗號的《南方有喬木》同樣逃不過因「回憶」太多被觀眾吐槽的宿命。

此外,「回憶殺」也往往伴隨著MV的展現模式。今年已經被吐槽過一輪的《戀愛先生》、《老男孩》、《美好生活》以及最近的《月嫂先生》,都出現了以「海外風光片」開場的套路,而且都以MV的模式呈現。就連《歡樂頌》第二季也是這樣,安迪和小包總在泰國海邊騎摩托、逛市集,兩人沒多少台詞,只需一段「咖哩肉骨茶」的畫外音樂不停地播放,就足足撐了兩集。這種手法在《香蜜沉沉燼如霜》中也是運用得得心應手,錦覓只要對著那株枯萎的鳳凰花,音樂立刻就會響起,她與旭鳳的那段回憶就翻來覆去不知道重現了多少次。

手段2/配角狂加戲

說到「主角掉戲,配角加戲」,前年播出的《老九門》比《香蜜沉沉燼如霜》更加明顯:「佛二八」小分隊從古墓逃出生天之後,陳偉霆飾演的男一佛爺身受重傷就長期「掉線」,躺在床上過了一集又一集;張藝興飾演的男二號二月紅,也是一直「活」在別人的對話裡;趙麗穎飾演的女主角尹新月的鏡頭甚至還沒有她表妹多。

與此同時,陸建勳、陳皮阿四、霍三娘、裘德考的戲分卻越來越多,以致粉絲怒批《老九門》應該叫「陳皮阿四成長記」、「裘德考啥事都成功記」、「陸建勳秀下巴記」、「霍三娘表白被拒惱羞成怒記」。

其實,這種「喧賓奪主」的事還真不少。比如鄭愷、劉詩詩主演的《那年青春我們正好》,一集裡兩人的戲分經常只有五分鐘左右,女二號种丹妮反倒成了真正的「主角」。對此,劉詩詩曾婉轉回應:「當時拍的戲分其實很滿,但剪輯不是演員能掌控的。」此外,馬思純、盛一倫主演的《將軍在上》也遭遇主角後期戲分越來越少的情況。

配角搶戲的原因有很多,有些是因為演員帶資源進組,有些是因為資方對某演員有偏愛,於是強行要求編劇為其加戲。最近《沙海》變成「張日山傳」就屬於這種情況,本來作為「特別演出」的張銘恩只有三場戲,最後卻瘋狂加戲,戲量直逼主角吳磊和秦昊。

對此,製片人白一驄受訪時坦言:「有人威逼我和三叔要(為他)定做角色……」不過,也有一種情況,並非演員有什麼背景,而是片方單純為了增加集數拖長劇集,而配角因為片酬低,加上角色的設定和身世可以隨意延展,於是就不斷為配角加戲。

●集數越長賣越貴 配角多演最划算

中國國產劇為什麼要「灌水」?其實這已是老生常談。最重要的原因是在資本和劇集質量的角力中,資本總能占上風。按照目前的製播行業規則,電視劇是按照集數來計算價格的,集數越多劇方賣給播出平台方的價格就越高。

知名編劇汪海林曾在受訪時透露:「到2018年初,一集戲已經能賣1200萬元(人民幣,下同),多剪一集就多1200萬元。1200萬元意味著什麼?80集長劇就是10個億的銷售額,這是相當有誘惑力的。製作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即便成本到了4、5個億,但銷售額能夠達到10億元,他們為什麼不幹?肯定幹!」

然而,大部分網文IP內容單薄,拍成30集都很勉強,於是就只能讓編劇「盡情發揮」,增加無數的支線。男女主角因為片酬「太貴」,而且不允許拍攝超期,所以增加的戲分加到配角身上是最划算的。

以今年上半年的爆款網劇《結愛·千歲大人的初戀》為例,這部劇與《香蜜沉沉燼如霜》一樣,在劇集後半段

出現了敘事節奏失控的情況,總共24集的內容,播到最後6集時男女主角幾乎同時掉線,配角寬永和修鷴的「前世今生」卻被扒了一個遍,因此被觀眾指斥「爛尾」。

說到原因,導演陳正道坦言,一開始只計畫拍13到15集,但資方要求延長,最後定為24集;劇集開拍後,編劇邊寫劇本邊拍戲,再加上主角黃景瑜、宋茜只分別給了劇組90天的拍攝時間,劇集拍到最後,編劇只好臨時改戲用配角來「灌水」。

(娛樂新聞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