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醫材差額給付訂定上限 醫界大反彈

台北市 / 朱培滋 羅大偉 張容輔 李鴻杰報導

衛福部針對健保部分給付的醫材,要打擊收費亂象,盤點了八大類352項醫材要訂出上限,當中包含人工水晶體和髖關節,以及心臟瓣膜等,政府想幫忙民眾省錢、但卻引起醫界大反彈,許多民眾也擔心,醫療品質受到傷害,到底自費醫材訂出價格上限有什麼爭議?日後又會造成哪些影響?來看今天的真相急先鋒。

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對這個政策是非常之反感、感冒。」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我們沒有賺錢說真的,我們只是手術費而已。」衛福部長陳時中:「引起一些的紛爭,我認為也沒有必要。」醫師情緒激動,槓上衛福部長陳時中,為的就是健保自費醫材。

本來要針對8大類352項,訂定價格上限,眼看8月就要上路,但卻臨時喊卡,爭議點到底是什麼?國劇系畢業的于聲國是個表演工作者,卻在6年前發生車禍,讓他的髖骨粉碎性骨折,表演工作者于聲國:「這樣對啊,這是引流管的洞」,長長一道疤,看起來好嚇人,X光片上明顯能看出碎裂髖骨。

曾以為自己無法再從事熱愛的表演活動,還好自費裝上品質更高的人工髖關節,讓現在的聲國看起來就跟一般人一樣,表演工作者于聲國VS.于媽媽:「(健保給付)是四、五萬,(我用)這個是十幾萬,所以我們還要自費九萬,一次能夠一勞永逸,那我們為什麼不用最好的,(健保給付的)可以用,但是因為它就是,金屬對金屬的頭,醫師說那用久可能會有磨損,之後還要再換一次之類的,所以他就推薦說,換現在比較好的,就是陶瓷的。」

人工髖關節一旦裝上,就得跟著身體一輩子,當然要選最好的,但明明能選最好的,卻可能因為自費醫材價格上限,讓選擇變少,成了這次政策的最大爭議,記者朱培滋:「現在上市有一萬一千多項醫材當中,7千多項是健保給付,有2千多項需要民眾自費,就在這其中,健保差額給付有370項,352項就是這次要調整,訂出上限。」

這八大類352項醫材,分別為特殊材質人工髖關節、人工水晶體、特殊材質生物組織心臟瓣膜、淺股動脈狹窄塗藥裝置、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等,其中受到最大影響的科別之一,就是心臟外科,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開刀)去做這個小小的瓣膜,很痛苦、很難做的一件事情,瓣膜的好壞,會不會長期的固定在這個地方,有沒有很好的功能,這都是一代一代在改良。」

以人工心瓣膜系統舉例,不同醫院,可能價格相差超過11萬,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傳統開刀跟新的技術開刀,它一定有個大差別,但是在電腦上打,都是換瓣膜支架都換瓣膜,這時候你說對不起,我們一定要達到一個平衡線的時候,那就會造成很大很大的挑戰,(醫材)一直不停在演進,一演進就是花費。」

一旦訂定醫材價格上限,影響不只患者本身,醫師擔心還有更大隱憂,心臟外科醫師袁明琦:「外國人一看,你們瓣膜病人本來就不多,你又給我砍價錢砍這麼低,算了算了我放棄你的市場,我覺得可惜是我們醫師,因為我想學新的知識,我學不到了,可憐的是病人,因為他想得到更先進的治療,得不到了。」

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有些自費醫材,它其實是有包含整體的整個手術,其他費用,包含像是人事,或者說有一些其他耗材,或者說施行這個手術,可能需要的其他成本」,醫改會認為,與其把醫材價格訂出上限,還不如讓價格更透明,政府更應該改良現行的自費醫材比價網。

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各界有反應說,它的易讀性和可近性其實很不夠,健保署就應該,負起把關監督的責任」,自費醫材上限政策,本來是政府一番美意,想打擊收費亂象,替民眾省錢,但要想施行,恐怕還需要各界更審慎討論。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