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界忍陳時中很久了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此次討論若無共識,將再度邀集醫界討論,希望達到對大家都好的結果。(林周義攝)
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此次討論若無共識,將再度邀集醫界討論,希望達到對大家都好的結果。(林周義攝)

健保署訂定的八類健保醫材自付差額上限,在醫界大反彈,小英總統出手下,政策大轉彎,暫緩實施。健保在管醫療費用的時候,最簡單的手法就是訂天花板,規定開個闌尾、切個子宮、換個關節能收多少錢。當初訂的時候反彈也很大呢!大教授和小醫師開的質量不一樣,怎能給付一樣的錢。可是吵歸吵,最後還是被健保摸了頭,因為全國只有一個付錢的老闆,醫院沒有議價空間。

這種霸凌事件司空見慣,各類藥物天花板、住院病房費天花板,連醫院總額都訂天花板。而且天花板還會越修越低,壓得醫院喘不過氣來,但還是得接受。但隨著昂貴的新技術、新藥、新醫材爆發性出現後,健保署的批准核價速度就明顯地跟不上時代需求,於是一個奇怪的政策就出來了,「健保部分給付」。

健保部分給付的原意是要抑制病人濫用醫療資源,例如住院要住頭等病房、要使用昂貴藥物、濫用急診資源,健保只給付部分費用,其他自費,目的是要減少病人濫用。但肯定沒法阻止醫院亂開,因為這個冒出的自費品項,無疑是醫院財務的活水源頭。在健保的窒息管理下,醫院的整體利潤只有4%,根本無法發展,有了自費項目,即使是健保部分給付,醫院都覺得活力無限,格外珍惜。

自費項目雖然是醫院的命脈,但依然掐在健保手裡,沒法真正依循商業模式運作,因為是健保框架下的部分給付,不是真正可以自行運作的自費品項。健保對這部分也是用天花板來管,醫院當然都會常規反彈,但最後都會默默地被摸頭接受,因為比這更大的屈辱都受過,這點小事忍得過去的。

但是,這次八大類自費醫材事件,醫界為什麼反彈這麼大,竟然驚動到蔡總統出面,原因並不單純。醫界在這次疫情期間滑落了4成左右的業績,但仍必須配合防疫強顏歡笑,醫護同仁到現在也還莫名其妙地被禁不能出國,大家壓力大得要死,又不敢抱怨,就為了一個「順時中」的虛名。

這次剛好碰到疫情解封,醫院業績正要復甦,健保又來談新的天花板,更氣的是牙醫的植牙竟然沒有天花板可以框,造成的收費亂象更甚於其他,健保管都不管。而陳部長剛好就是牙醫的大家長,這種只管醫,不管牙的部長,又碰到了醫界對疫情的氣爆鍋,藉由八大類醫材的事就轟轟烈烈地爆開了。

所以大家應該看懂了,醫院與醫師爭的不是八大類自費醫材設天花板的問題,也不是為了爭取醫療質量的高尚精神,要高尚以前怎麼都不高尚呢?其實這次不是醫療問題,是政治問題,是時機到了,到了該開始「逆時中」的時候了。醫界可不是陳部長您的政治提款機,平時就該多多存款,現在已經餘額不足了。

(作者為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