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新知-類風濕性關節炎 有口服藥免打針

中國時報【林宜慧╱台北報導】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重度病患過往多以針劑治療為主,衛福部已經核准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提供不敢打針的病患新的用藥選擇。 熊媽媽是25年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雖有療效,但長期使用後發現骨質嚴重流失,改用其他藥物但無法有效控制,導致關節持續惡化、全身關節都換過一輪。 醫師建議使用生物製劑,雖然有效緩解症狀,但因為長期打針,讓她面臨很大的心理挑戰。熊媽媽說,因為她血管脆,所以每次打完針就出現瘀青,且因為血管細,每次要找血管時,至少要挨3針才可找到。熊媽媽得知有小分子口服藥可供選擇時,直呼非常期待。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台中榮民總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需長期治療,而中、重度病友常用生物製劑治療以減緩症狀,由於生物製劑為針劑給藥,須長期使用,導致部分病友見到針筒就害怕,常硬撐到關節疼痛難受時才注射藥物,服藥順從性變差,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提高心血管疾病、骨鬆等共病風險。現在衛福部核准新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提高患者用藥方便性,積極控制病情。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風濕科主任林孝義說明,小分子口服藥是目前第一個針對JAK傳導路徑的抑制劑,可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阻斷JAK傳導路徑,減少發炎細胞激素生成。 衛生福利部核准的藥物主要用在治療患有中至重度活動性類風濕性關節炎,且對methotrexate藥物治療反應有限或無法耐受的成人患者。 林孝義提醒患者,在選擇治療藥物時應注意3大要素:作用快速、長期有效和藥物的安全性,且須與醫師討論合適的治療方式,積極持續治療,才是緩解疼痛、降低關節破壞的最佳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