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華埠 22商家獲1萬元基金…業主:是一劑強心針

黃亦威(左)接受1萬元捐助。(記者張晨╱攝影)
黃亦威(左)接受1萬元捐助。(記者張晨╱攝影)

由公民銀行(Citizens Bank)、亞洲人平等會(AAFE)以及振興商業服務中心(REDC)等合作創辦的「重振華埠基金」(Chinatown Renewal Fund)7日宣布獲捐名單;115家申請者中有22家獲獎,涵蓋餐飲、美容、洗衣、印刷以及法律援助,業者受訪時也分享經營故事。

影音來源:記者張晨

疫情中,小本經營的餅屋、餅店是受衝擊最嚴重的華埠商業之一。葡撻王餅屋疫期一度關閉,如今雖疫情穩定,但又迎來通貨膨脹,且蛋撻主要原料雞蛋價格翻倍;業主表示,1萬元的援助金是一劑強心針。

黃亦威從2006年在格蘭街角開設葡撻王,他說近20年從未有過這樣的挑戰;居家避疫時關門謝客。今年疫情好轉,得益於社交媒體,帶來不少人氣;但毗鄰的羅斯福公園治安每況愈下,每天都有遊民進店「吃白食」,偶爾還會攻擊店員和食客。

「雞蛋價格從每箱幾十元突破上百元,但我們的蛋撻價格未漲。」他表示,華埠小商業都是靠著薄利多銷,即使老闆自己「一個人當三個人用」也希望繼續提供便宜的美味。

宰也街的新中國髮廊,位於華埠商圈的最深處,雖為華埠旅遊商業區的一部分,但遊客目標較集中於餐飲行業,美髮業者很難分到一杯羹。

疫情衝擊,這個行業遭遇雙重壓力:一方面,不住在附近的老客人不願意搭地鐵出行;另一方面,美髮並非必需品,很多人躲在家裡不剪頭髮。「新中國髮廊」老闆娘阿明入行超過20年,髮廊落戶華埠近十年,她說,最近兩年生意受損極其嚴重,處境非常艱難。多虧房東在困難期減免部分租金,才勉強活下來。

隨著疫情的結束,租金壓力也重新浮現。她到振興商業服務中心參與活動時,瞭解此基金,碰運氣申請,沒想到中獎。阿明表示,1萬元其實只夠付不到兩個月的店租,但對於緩解眼前壓力還是有用的。

阿明的理髮店主打上世紀復古髮型,店內幾乎全是已接近退休年齡的老師傅。她說老人幹了一輩子理髮,沒有什麼別的手藝,生活也不寬裕,能在這裡打一份工,就可以避免生活陷入困頓。對此,主辦方表示,這些小商家在最困難的時候還堅持為社區提供就業機會,「是名副其實的英雄」。

公民金融集團(Citizens Financial Group)紐約市場總監歐康乃爾(Rebecca O'Connell)表示,「重振華埠基金」是一個40萬元的贈款項目,重點關注華埠小商家,除了22名業主將獲得1萬元資助外,振興商業服務中心的多語言服務項目和非營利組織「心目華埠」(Think!Chinatown)曼哈頓橋頭夜市,也從中受益,「選擇華埠開展這項活動,是因為疫情和反亞裔仇恨犯罪對當地商住戶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振興商業服務中心執行經理李芝薇表示,該項目是華埠近年獲得的最大筆企業贈款,歷時七個月的申請,其中75%的業者為移民,17人為低收入業者;希望今後有更多大企業考慮資助華埠小商業,振興經濟。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科技公司大裁員 電腦科畢業生工作在哪裡?
不願拖累母 布碌崙日落公園華男精神病發輕生
工會談判瀕臨破裂 紐約時報準備迎接歷史性大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