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專訪1》陷藻礁風暴 陳吉仲:政府要與民間對話,不是拍板後才講

藻礁公投案意外掀起粉紅風暴,迫使行政院推出三接外推替代方案,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積極居中協調,扮演關鍵角色。他表示,「政府重大政策包括三接案、開放美豬等,一定要與民間對話,而不是拍板後才跟大家講;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如果沒有對話,能源轉型絕對做不到,而能源轉型做不好,減碳做不到,更不必談淨零排放了。」

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宣布開放美豬、美牛政策引發爭議,國民黨發動「反萊豬公投」成案。國內5月爆發本土疫情,中選會決定「珍愛藻礁」、「反萊豬」、「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等四大公投延後至12月18日舉行。

出身屏東萬丹農家的陳吉仲是蔡英文新農業政策白皮書的撰稿人,小時候常常要幫忙清洗豬舍,到田裡工作;大學時曾參與520農民運動,2010年時參與反國光石化。近30年來,從農民運動到環保抗爭,陳吉仲幾乎無役不與,從體制外走進體制內,一路走來,與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前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等人有深厚情誼。

萊豬案惹議 陳吉仲自認對豬農感同身受

「我們家從小養豬,我對豬農感同身受。」陳吉仲接受《風傳媒》專訪時強調,「進一步開放美豬、美牛案,牽涉政治、經貿、外交、農業、食安等面向,必須從國家整體利益來看,扭轉局面,把所有負面衝擊轉為正面,未來台美經貿方面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台灣原本是口蹄疫區,陳吉仲上任以來成功拔針,讓台灣脫離口蹄疫區,另外,也成功阻隔非洲豬瘟入侵,獲得養豬產業上、中、下游業者的認同,下一步是清除傳統豬瘟。針對開放萊豬議題,陳吉仲在半年內舉行近30場座談,傾聽3千位豬農的建言,將豬農的訴求納入養豬產業基金,加以落實,化解豬農上街抗爭的壓力。

(延伸閱讀:重磅專訪2》全球拚2050淨零 陳吉仲出招:農業部門有信心提早10年達成

2021051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專訪。(蔡親傑攝)
2021051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專訪。(蔡親傑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稱家裡從小養豬,對豬農感同身受。(蔡親傑攝)

因應開放萊豬,農委會主要有兩大配套措施,首先,成立130億養豬產業基金,提升養豬產業競爭力,其中,40億元補助全台58座屠宰場取得HACCP認證,未來採取在地生產、屠宰、分切,透過冷鏈送到雙北都會區,以後雙北不一定要設立屠宰場。其次,對消費者負責,所有販賣場所、餐廳必須消楚標示使用豬肉產地;加強邊境抽驗;學校營養午餐全面使用在地食材、國產豬肉等。

反萊豬公投成案,對執政黨造成極大壓力。陳吉仲指出,萊劑是一種飼料添加物,用於牛隻的效果較好,用於豬隻的效果不佳,從成本效益分析,美國畜牧業使用萊劑在豬隻的比率越來越低,從以往的6成降至今年的1成。在市場機制下,雖然政府開放萊豬,但沒有人敢進口。

政院推三接外推 陳吉仲:環保與經濟雙贏

除了「反萊豬」公投,陳吉仲面臨的棘手難題,還有「珍愛藻礁公投」。行政院於5月3日推出三接外推方案,陳吉仲表示,這是避免「自己人和自己人內亂」的折衷方案,經過這一番調整,相信可以兼顧保護藻礁與能源轉型,達到雙贏,有信心可以獲得更多環團與學術界的支持。

桃園藻礁一直面臨來自工業開發與污染的威脅。早在2006年,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員針對桃園觀新藻礁進行調查,2007年揭露中油管線工程破壞觀音保生里的藻礁,引發社會關注。在環團努力下,2014年桃園縣政府畫定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

長期參與環保運動的陳吉仲,並不是站在開發派那邊。他在中興大學任教期間,曾經做過藻礁生態價值調查,他說,「藻礁對生態環境有許多貢獻,初步估計,藻礁的生態價值每年至少有60多億元。」他也說,「國民黨執政時期,最原始的三接案,面積廣達232公頃,很恐怖。」

許多人分不清楚藻礁與珊瑚礁有何不同,但藻礁公投能夠在短短幾個月獲得民眾支持而成案,迫使執政黨必須傾聽人民的聲音。

藻礁粉紅風暴迫使政院態度大轉變

藻礁公投連署期間,陳吉仲銜命與環團溝通,扮演穿梭協調的關鍵角色,經過數周的討論,行政院在5月3日對外公布三接外推替代方案。他說,「外界沒有看到的是,行政院內部的態度也經歷很大轉變。」

20210318-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18日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顏麟宇攝)
20210318-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18日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顏麟宇攝)

藻礁公投連署期間,陳吉仲銜命與環團溝通,扮演穿梭協調的關鍵角色。圖為珍愛藻礁公投連署小組至中選會送交70萬份連署書。(資料照,顏麟宇攝)

那段期間,陳吉仲全力投入三接外推案的溝通工作,幾乎變成part time 農委會主委。他指出,「藻礁公投案提出來後,我希望找出一個環團、學術界等都可以接受的方案,很感謝行政院團隊願意支持三接外推替代方案,目前有數十個環團表示支持,學術界也表示支持。」

「三接推到外海 對藻礁衝擊降至最低」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主要供應大潭8、9號燃氣機組,其發電量占6%,影響很大,三接外推替代方案最早來自詹順貴的建議案。陳吉仲指出,「先前縮小版方案距岸邊742公尺,船要開進來,水深不夠,必須濬深,可能衝擊礁體,而填海興建碼頭,也可能影響到礁體。至於三接外推替代方案,距離岸邊1.2公里,把三接工業港推到外海,水深超過15公尺,碼頭面積也縮小,對於藻礁的衝擊已降至最低,算是折衷方案。」

他分析,三接外推替代案需要延長2年半完工,預算增加150億元,仍在環評範圍內,如果要重新做環評,恐怕要拖延5-10年。「如果三接做不出來,接下來的四接、五接就麻煩了。如果三接做不到,天然氣發電做不到,那麼溫室氣體很難減量,更不必談淨零排放了。」

對於三接外推替代方案,潘忠政仍堅持「三接案必須離開大潭藻礁。」對此,陳吉仲表示,「潘忠政是藻礁公投領銜人,可以理解,他有他的立場。」

政府與民間對戰 「贏了也是輸 輸了也是輸。」

「未來國家會面臨更多複雜議題,政府要與民間對話,而不是拍板後才跟大家講。」陳吉仲指出,「以藻礁公投案來看,從正面角度,民間提出公投案,政府必須回應,如果採取對戰,贏了也是輸,輸了也是輸。」

2021051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專訪。(蔡親傑攝)
20210513-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專訪。(蔡親傑攝)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國家要往前走,必須透過對話。(蔡親傑攝)

他說,「如果公投案過關,能源轉型絕對是輸了;如果公投案沒過,你贏了,但這麼重大的公共議題,你沒有和學術界、環團、民眾對話,也是輸了。」

「國家要往前走,必須透過對話。」他強調,「必須讓資訊公開透明,這樣做決策時,大家會比較認同。重點就是政府與民間必須對話。例如,我們面臨氣候變遷的複雜議題,如果沒有對話,能源轉型絕對做不到,如果能源轉型做不好,減碳也做不到,那也不必講淨零排放了。淨零排放與每個人都有關,如果沒有對話,如何提出減碳路徑?」

陳吉仲強調,「政府面對重大公共議題,應該建立對話機制,大家彼此尊重,從專業角度討論,這對大家都是正面的。雖然有人覺得這樣一來,行政體系比較累,但這本來就是執政者的責任。」

(延伸閱讀:重磅專訪2》全球拚2050淨零 陳吉仲出招:農業部門有信心提早10年達成

20210812-SMG0034-E01-陳吉仲小檔案
20210812-SMG0034-E01-陳吉仲小檔案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重磅專訪2》全球拚2050淨零 陳吉仲出招:農業部門有信心提早10年達成
相關報導》 重磅專訪2》缺電有解?李開復看好再生能源:20年後電價降為8分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