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廈合作破冰兩岸 陸學者:期待

旺報【旺報特派員 吳泓勳╱上海報導】 兩岸官方1年多來交流急速凍結,但離島如金門仍保持兩岸交流彈性,包含9月中「兩岸標準論壇」的召開,加上台灣智庫曾倡議「金廈自貿區」設立。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唐永紅1日接受《旺報》專訪表示,現今兩岸官方展開整體交流開放已不容易,但台灣可釋出善意建立兩岸互信,透過金廈兩地經濟合作的先行先試,可成為官方僵局的突破口。 從經濟發展與推進金廈合作角度上,唐永紅提出2點建議作法,台灣過去就曾提出「自由貿易島」概念,但法源至今尚未落實,加上全球建設自貿區的趨勢下,可搭配金廈自貿區加速立法,或透過修改《離島建設條例》,替搭建金廈經濟圈或自貿區等規畫形成法源依據。 台倡設金廈自貿區 兩岸官方交流從民進黨上台至今持續呈現冷淡狀態,包含官方單位互訪、陸客觀光人數全面走冷。但離島卻成為台灣的「避雷區」,包含金門觀光陸客人數逆勢持續成長,甚至今年「兩岸標準論壇」9月中也選在金門舉辦,突顯離島作為兩岸關係切入口的可能性。 實際上,金廈兩地肉眼就可遙望,鄰近地理位置也讓金廈經濟圈的合作概念被提出多年,去年兩岸企業家峰會上,台方智庫更提出「金廈自貿區」的倡議。 唐永紅說,大陸一直有意願支持廈門與金門的經濟對接發展,但在兩岸政治如今氛圍,推進有所困難,包含大陸鼓勵陸資去金門投資卻遭限制等。他認為兩岸目前受到九二共識認知卡關的當下,台灣政府可釋出善意,透過金廈擴大經濟等各方面試點模式,打開官方僵局的突破口。 金門產業發展受限 地合作空間不是太大,最大問題仍來自台灣政府態度,金門至今仍被定位為軍事前沿基地,而沒有視為對陸經貿前線。從市場角度看,也因此限制金門的產業潛力,認為台灣應與時俱進,透過《離島建設條例》的修訂,來替金門角色重新定位,進而擴大經濟發展。 唐永紅說,據他初步了解,金門民眾一直希望擴大金門酒的外銷、陸客觀光等產業發展。例如大陸如要釋出紅利,對大陸民眾實施一年多簽(自由多次赴金),這勢必也要有台灣配合,否則合作只靠單邊施力,會很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