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求戰 美中卻受「迷思」框限

在聯合國和美國、中國先後畫下紅線後,北韓3日依然氫彈試爆。試爆選在金磚五國廈門峰會前數小時,非常不給中國面子。川普總統依然只靠推文嚴批北韓和中國;國防部長馬提斯、美國駐聯合國大使海理分別言辭尖銳回應,指北韓在「求戰」。但美方所有回應反而加深外界印象:川普和美國的底牌,早已被金正恩識破,即使金三胖求戰,美國卻不敢戰,川普的武力恫嚇牌也失靈了。

無論美國或中國,先前似把北韓連串擴張武力區分導彈和核武不同層次。試射中短程導彈相對較被忍受,長程導彈可射達美國本土,是美國的紅線;半島「非核化」則是強權共識,中國也反對北韓擁核。但金正恩卻視發展核武是避免步上伊拉克胡森、利比亞格達費後塵的自保之道,核武是金正恩的護身符,真要說北韓會主動用核武攻擊誰,恐怕缺乏依據,因為其後果必然是「與汝皆亡」,大家一起毀滅。

在聯合國和美、中都堅決反對北韓再核試下,金正恩卻試爆威力比以往強大十倍的氫彈,時機選擇反映他的狡黠、年輕氣盛、不畏國際壓力,主要考量還是保命。不走這步棋,他早晚會死無葬身之所,而冒險走下去,短期目標是逼美國和談;長期目標是「以小搏大」,勒索中美的經援,與中、美、日、韓等討價還價,平起平坐。

核武危機發展迄今,金正恩目前還是贏家,美、中束手無策,成了輸家。這場博弈,很多決策建立在沙盤推演上,真實情況是否如此,沒有實戰驗證,很難知真假。金正恩就在這些無法立即驗證的「迷思」(myth)基礎上,耍弄兩個強權,占盡各種便宜。

金正恩敢步步進逼,一是看穿川普喜歡言辭恫嚇,美國不敢開戰,非到逼不得已,不會動武;二是北京基於自身戰略利益和美中矛盾,被迫續袒護北韓。而俄羅斯轟炸機2日飛越北韓,莫斯科爭發言權,使半島情勢更趨複雜,相對有利北韓。

造成今天僵局,一些迷思能否打破,將影響事件發展。一,美國和北韓為何不直接談判?川普本有和金正恩談判的念頭,只是舉棋不定。這涉及是否踏入金正恩陷阱,讓美國失去大國顏面,甚至北韓是否和美國交好,反過來牽制中國等顛覆性思考。已去職的川普首席顧問巴農坦言,美國對北韓沒有軍事選項,意味除了外交談判、透過聯合國和逼迫中國經濟施壓,華府避戰已導致無計可施。

川普如與金正恩談判,可能得承認北韓擁核,或嘗試像伊朗一樣取消發展核武,交換解除經濟制裁,包括美朝簽訂和平條約,確保北韓專制政權安全;美方且須「喪權辱國」提供經援交換。對倡言讓美國再度偉大的川普,這很難接受。迷思難打破,僵局依舊無解。

二,美國前駐中國大使包可士證實外界傳聞,習近平討厭金正恩。既如此,北京為何還長期姑息平壤?朝鮮擁核不利中國,大陸內部早有共識。習是因大局先於個人好惡,或受內部派系牽制,用外交和經濟手段始終無法約束住金正恩。北京的策略想用朝鮮牽制住美國,如今局勢已破,因為平壤越紅線擁核也不利中國,可能使中國長期被朝鮮「核勒索」,是可忍孰不可忍?北京須釐清這些纏手纏腳的迷思,才能下重手切斷北韓能源供應,壓迫平壤低頭。

三,美國如動武,北韓反擊首爾居民、駐韓日美軍,數日內即可能造成30萬至40萬人死傷。這是美方估計,卻成了川普不敢動武的最大罩門,政策選項受限,平壤更有恃無恐。但北韓表面強大,常備兵力120萬、後備兵力600萬,近萬門大砲匿藏山嶺中,可重創南韓;導彈可打日本,重傷日本和駐日美軍,眾口鑠金下也「成就」了金正恩。這些預估有無誇大?北韓難道不可能一開戰即在美國強大武力下,數十小時內即土崩瓦解?這些綑綁和困惑川普政府的迷思一旦被打破,局勢可能完全改觀。

四,美國人普遍厭戰,美國沒有再打另一場仗的本錢。川普「料敵從寬」也是體恤生命的負責態度,就無法驗證美國和北韓到底誰是紙老虎。迷思無法打破,就須承認北韓擁核,從此加入核武俱樂部,日後將紛爭不斷、後患無窮。

五,在中共19大結束,習近平權力更鞏固後,對朝政策是否改弦更張,不讓中國續被朝鮮予取予求,是待破解的另一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