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研院看世界-提防台灣經濟「免疫負債」強化金融韌性
因為高強度的成功防疫,讓台灣流感病例大幅減少,卻也使多數台人體內沒有抗體,導致今年口罩禁令解封後,出現了過去沒有的春夏流感潮,這樣的疫情因此被稱為「免疫負債」。
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台灣的經濟上,因為在疫情期間的高標表現,讓我們可以不必如同其他國家,遭受疫情所帶來的嚴苛社會挑戰與經濟損失。但卻也因為這樣的成績,讓我們逐漸放鬆了戒心,以致今年以來,當對岸經濟無法如預期解封反彈時,我國出口也就一路隨之衰退,如同「免疫負債」一般,讓各機構所做的年初樂觀預估一一成為泡影,更讓部分投資者「驚心動魄」、「心有餘悸」。
■無法預測黑天鵝,就要讓自己「反脆弱」
對照之下,因為疫情肆虐的啟發,再加上極端氣候等自然災害持續造成重大生命損失,國際上已經開始針對天災人禍的發生頻率增加,討論金融韌性的強化對策。如同烏克蘭央行總裁Andriy Pyshnyi在領取今年的「中央銀行獎」(Central Banking Awards 2023)時說:「如果無法預測未來的黑天鵝是什麼樣子,那麼我們都必須讓自己變成反脆弱(Antifragile)。」
因為,脆弱的反義詞不是堅強,而是反脆弱。意思是,若要能達到反脆弱目的,就要能夠針對自己的弱點,強化鍛鍊,進而在面對衝擊時可以有更好、更強的防護能力。這就像我國在防疫政策上,一旦決定要調整「清零」目標,就要確認整體社會是否已經具備足夠的抗體,才可開展與疫情共存的防疫新生活。
以金融而言,該如何落實反脆弱目標?其實就是要能針對各項金融弱點妥善評估風險並進行風險管理。進一步具體來說,以金融消費者為例,這兩年國際證券管理機構組織(IOSCO)就是倡議強化投資者韌性來作為反脆弱的對策方向。畢竟,除了天災人禍外,還有金融創新也正在影響金融體系,為金融產業帶來新的商機,為投資者帶來潛在利益,但也跟隨著需要有效應對的挑戰和風險。
■世界已告別穩定期,官民協力提升應變力
所以IOSCO倡議用更多的「投資者教育」,以及更完善的「投資者保護措施」一起提升投資者韌性,讓金融市場在面對更多不確定的當下,可以有更穩定的發展動能。IOSCO並在世界投資者周(WIW)活動中,連續兩年將提升投資者韌性作為最主要的議題討論,呼籲全球一起關注。對此,由多家金融相關協會與F4也攜手合辦了「台灣2023世界投資者周聯合論壇」與之呼應,邀請國內外專家一起共同討論,尋求強化投資者韌性之道。
從美國聯準會最近的加息行動可以看出,金融市場已經告別過去的穩定時期,正逐步進入未知的領域。台灣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面對未來可預見卻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政府監理部門、金融機構和金融消費者都需要攜手努力,系統性地提高金融體系的反脆弱性,就像2008年金融海嘯後,金融監管方向重大調整一樣,使得金融機構的資本適足率大幅提升。期待在充滿挑戰的疫後時代,台灣能夠確實綁緊安全帶,讓脆弱變強,不再易碎,勇敢地面對風雨,再創經濟奇蹟。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廣達擴產 加碼美國投資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大啖低軌衛星通訊元件訂單 昇達科11月每股賺0.3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