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磚五國經濟規模 2035年超越G7

工商時報【吳孟翰╱綜合報導】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9次會晤將於今(5)日閉幕。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史耀斌昨指出,金磚五國對世界經濟貢獻已超過5成,且金磚五國的經濟發展態勢完全可以持續。被稱為「金磚之父」的前高盛首席經濟學家歐尼爾(Jim O'Neill)則表示,若中國發展不偏離正軌,金磚國家的經濟規模將有望在2035年超過G7。 史耀斌昨在記者會上表示,目前金磚五國經濟增長對世界貢獻超過50%,由於金磚五國都是G20成員國,要想落實G20框架下的財金成果,金磚五國達成共識是非常重要的,中國作為主席國,將會推動金磚財經機制不斷務實向前發展。 史耀斌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國GDP增長達6.9%,增速超出預期;印度經濟增長近年來始終表現強勁,今年與明年GDP增長均有望超過7%;俄羅斯與南非兩國今年的GDP增長則分別有望達1.9%和1%;巴西也已結束了連續8個季度的GDP衰退,目前成長率達0.4%。 歐尼爾近日在賀芬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雖然他對其他金磚國家,尤其是巴西和俄羅斯感到失望,但由於中國的經濟規模龐大以及持續表現樂觀,他依然認為金磚國家在經濟規模將在2035年左右超越G7。 歐尼爾表示,總體來說,金磚國家的發展和過去預期基本一致。儘管每年表現皆有不同,但是這16年已經強大許多。如今金磚國家的GDP合計占全世界的25%,這方面比歐盟表現還強勁。所以從經濟層面講,金磚國家的重要程度至少和當初預想的一樣。 對當前國際上所謂的「金磚褪色論」,歐尼爾並不贊同,尤其是金磚國家主力成員─中國的發展成績,讓他對「金磚」繼續生輝充滿了信心。歐尼爾表示,中國的成長率不僅卓越,而且非常接近了中國政府最初的計畫。他並指出,中國崛起迅速世界上絕無僅有,「每3年就創造出一個新的英國」。 不過,史耀斌提出目前金磚國家面臨3方面挑戰。首先是外部影響,國際經濟增長複雜的變動性仍然存在,世界面臨的區域性的恐布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會對金磚國家經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 其次是發達經濟體存在不確定性,例如英國脫歐、美國逆全球化的思潮等等。 第三是在金磚國家內部還面臨結構性改革和完善市場等挑戰,一些國家的發展面臨多元化不足的傾向,中國則面臨人口老齡化,需求升級與供給無法滿足產生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