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發現瀕絕綠蠵龜 近10年首見

金門昨發現1隻瀕絕綠蠵龜,為當地近10年來僅見的活體通報紀錄。(李金生攝)

中國時報【李金生╱金門報導】 金門新湖漁港18日發現1隻迷航的瀕絕綠蠵龜,因頸部和後肢有寄生蟲感染現象,且疑似無法正常下潛,目前暫時收容於縣水試所觀察,將在評估健康狀況後野放,讓牠重返大自然。這是金門近10年來,僅有的1筆保育類海龜活體發現紀錄。 金門縣政府表示,這隻綠蠵龜為年輕幼龜,重5.5公斤、背甲長35公分,目前精神及食慾良好,背甲及頭部均有紅色光澤,划水和進食的萌樣討人喜愛。 縣府昨上午8時許接獲金門區漁會通報,在新湖漁港內發現1隻海龜緊靠漁船,疑因饑餓追咬水中垃圾,多次驅離無效後,為避免遭漁船船槳打傷,只得將牠打撈上岸。 縣府透過海龜救傷通報平台確認為綠蠵龜,經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獸醫師江宜倫檢視及海生館線上諮詢,發現脖子背側、後肢有黃色結痂樣傷口,疑似寄生蟲感染,立即交由水試所暫時收容觀察,待情況穩定後,再做進一步的抽血及糞便檢查。 縣府指出,海龜約需20至30年才會達到性成熟,成龜背甲長可達153公分,體重超過100公斤以上,以海藻等植物為主食,因綠色素的累積導致其脂肪呈綠色,故被稱作綠蠵龜。目前 全球僅剩下約20萬隻產卵母龜,為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金門曾在塔山等處海岸有海龜上岸產卵紀錄,但近10年來均無活體海龜通報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