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影后馬思純隨遇而安 只拚喜歡的角色

要說當下活躍在一線的小花旦,馬思純可以算一個。《左耳》讓她有了走紅的苗頭,《七月與安生》則幫她拿到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之後,每年都有穩定的產出。

如今再說起馬思純,很多人不再會因為她是蔣雯麗的侄女而戴著「有色眼鏡」看她,會想起她演過《將軍在上》、《盜墓筆記》等作品。這樣的評價對於今年剛好「三十而立」的她來說是一種肯定。

新聞晨報報導,去年底,《將軍在上》開播,馬思純繼《盜墓筆記》後繼續「武力擔當」,她飾演的將軍葉昭自幼女扮男裝,替父出征,還和「花樣美男」盛一倫上演了一段顛覆傳統人設的搞笑戀情。

在今年即將與觀眾見面的兩部作品裡,馬思純似乎「打女」當上了癮,在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中變身刺客,電視劇《橙紅年代》裡則成為有膽有識的公安幹警。

這一次的「狄仁傑」系列中,馬思純飾演的女刺客有一點喜感,又有一點殺氣,「挺難去描述,她身上有很多元素。」而第一次與徐克合作讓馬思純很興奮, 「導演永遠那麼精力充沛。他的想法非常多,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點敬而遠之,但有時候又覺得他調皮可愛,總之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人。」

演一部以唐朝為背景、又有些架空的電影,拍慣了現代片的馬思純一開始有些難入戲,「這種武俠玄幻題材,故事的想像力要比現實題材更加豐富和誇張,所以不能拿日常生活中一些情緒套在裡面。那時我會一直照鏡子練習表情,然後一直找導演聊天找感覺。」

不同於與名導合作的興奮,《橙紅年代》則圓了馬思純的一個夢。「因為我爸爸就是警察,他一直希望我能演一個警察。這次演完之後,我更能體會到爸爸的辛苦、不容易和危險,小時候還不理解,爸爸怎麼這麼晚不回家,現在才知道他都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執行任務,想想還是蠻害怕的。」

每年有主演的作品,參演名導的大製作電影,被邀錄製大熱綜藝,這兩年馬思純的「產出等級」明顯比早些時候高很多。這一切的轉折點,自然是2016年的《七月與安生》和憑此獲得的金馬獎。毫無疑問,金馬獎的獲獎紅利讓她的演藝事業更上一層樓,「可能大家對我的認可會好一些,肯定會順了一些。」

三十而立,相比一些跟她同齡的「又狠又拚」的女演員,向來沒什麼具體規畫的馬思純更偏向「隨遇而安」——對獎項,她覺得拿獎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對演戲,她直言不喜歡把工作排得太滿,因為「生活不是光有工作」。

同時,外界印象「不太強求」的馬思純坦承,骨子裡還是有「拚」的一面,「當我遇到一個非常非常喜歡的角色,我會非常努力,只是說不是時時刻刻什麼都想要。比如《左耳》黎吧啦這個角色就是我很努力爭取來的,努力減肥,努力去學角色的樣子,否則我就沒有這個角色了,所以並不是什麼都無所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