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個股及盤中零股交易 賀鳴珩疾呼 開放券商 扮造市者

工商時報【陳昱光╱台北報導】 逐筆交易及盤中零股交易將是證券市場明年兩大重頭戲,未來台股交易動能成為關注重點,券商呼籲,可比照ETF成功經驗,配合新制上路,由券商來擔任個股交易的造市者角色,活絡台股動能。 券商公會理事長賀鳴珩指出,目前上市櫃個股超過1,700檔,其中還有許多好公司,但不少僅是缺乏流通性,卻變成市場俗稱的「殭屍股」,建議目前個股及明年將上路的盤中零股交易都可以開放券商造市,從國外市場經驗來看,也有類似造市機制,透過專業人協助活絡交易,改變部分個股低成交量的問題。 目前僅有興櫃股票市場由推薦證券商的買進及賣出報價主導交易,負責連續且買賣雙向報價義務,除了ETF、權證等商品外,上市櫃個股掛牌後則沒有相關機制,隨著掛牌檔數增加,個股成交量卻未能同步放大,因此,引進造市機制成為券商公會今年力促開放要務之一。 賀鳴珩以近年交易熱絡的ETF為例,台股ETF整體規模快速成長,除了掛牌發行之外,造市商也是其產品發展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負責維持交易機制穩定及增加市場流通性,避免在行情劇烈波動的情況下,造成ETF有停止申購買回的情況發生。 進一步而言,整體證券商淨值超過5,000億元,體質相當健全,足以承擔個股的造市責任,對於ETF、權證或是今年4月開放的ETN商品也都有造市經驗。 不過針對成交量低的個股,提供造市機制,未來要如何避免涉及證交法155條反操縱條款?賀鳴珩說,若政策確定朝向開放,一定會把相關規範進行通盤研議,也會參考ETF執行經驗,完善配套措施。 另外,在盤中零股交易部分,賀鳴珩指出,券商只要買進一張現股就能夠分拆給零股投資人,相對更容易執行造市,新制實施初期為擴大成交量,建議應能有造市機制,例如可採配對交易,期盼零股交易造市機制可以先行,配合政策與盤中零股交易同時上路。 根據券商公會內部統計,若將台灣50成分股各買進1股,大約需要9,000元上下;若按最新收盤價計算,把每檔個股各持有一張作為庫存,則約8,800萬元,對券商負擔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