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針手縫…遊子返鄉7年賣出3萬皮件

記者花芸曦、廖國安/屏東報導

根據經濟部數據顯示,新創企業 1年後只會留下10%,5年後 僅會留下1%,而屏東潮州這間J.O.P真玩皮皮件店,創業邁入第7年算是熬過大風大浪。創辦人陳定庵今年30歲,是在地出生返鄉創業的青年,2013年母親節他送了一套皮件工具給媽媽,沒想到她竟然隔天就做出一個皮包,讓人為之驚訝,母子倆從而開啟了創業之路,至今已賣出超過3萬個手工皮件,最遠曾賣到歐洲,品質保證、紀錄輝煌。

陳定庵與媽媽每日一起工作。(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陳定庵與媽媽每日一起工作。(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回憶起創業之初,工作室還只用家中過往開設補習班,留下的一樓店面充當,但一家子的事業在敲敲打打聲當中,逐漸發展了起來;陳定庵的媽媽透露,因為鎚子敲打聲非常大,當時只要夜深,就不敢再繼續工作,就怕吵到鄰居。創業這條路,更是充滿未知與驚奇。

皮件工具多到數不清(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件工具多到數不清(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陳定庵說,當自己還在嘉義中正大學攻讀行銷所時,因為想找到可耐用的配件,意外發現皮件之美,甚至會因為使用者的不同,磨出不同的皮件顏色、亮度,讓他覺得相當驚奇;然而會走上創業之路,其實是意外,當時自學校返鄉,常看到媽媽在家玩「開心農場」、很閒生活沒有其他事情,認為愛手作的媽媽,應該要找到自己的興趣、別浪費生命;因此2013年母親節就送了媽媽一套皮件組,2人買書研究,隔一天,媽媽就做了一個皮件,開啟了創業之路。

母子倆一同打拼,6年做出3萬件以上的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母子倆一同打拼,6年做出3萬件以上的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母子倆一同打拼,6年做出3萬件以上的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母子倆一同打拼,6年做出3萬件以上的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當時想說,就是做看看,給自己一年時間」甫創業的陳定庵,尚未從行銷所畢業,也只是想說可以邊做邊看看,甚至也沒有決定要在家鄉創業,畢竟誰不想到大城市闖一闖?甚至連爸爸都會問他,要不要畢業後找更有「錢途」的工作,像是房仲也可以。

不過陳定庵就是喜歡皮件,因此選擇留在家鄉創業,更將品牌取名為「J.O.P真玩皮」,J 是媽媽英文名詞開頭,玩皮則是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跟他愛上皮件。起初第一批客戶,靠的都是身邊朋友、同學一一支持,或者是網路上的客戶,且這批老客戶更支持到現在,讓他超甘心。

小豬撲滿是他們的招牌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小豬撲滿是他們的招牌皮件(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帶、皮包等都是他們一手做出來(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帶、皮包等都是他們一手做出來(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原本只是單純因興趣而生的手作皮件,隨著業務需求變動調整,連原本不感興趣的爸爸,也深受感動,奉獻一份心力,將原本要拿來退休居住使用的地,打造成皮件工作室,且從工作室還只是一塊地、沒有任何建築物時,就開始整地、上鷹架,雛形完成後,內裝的裁切木材到裝潢,都是一家人同心協力,親手打造,更承載了一家人的夢想。陳定庵回憶,「自己的爸爸也是創業開補習班,從小看到爸爸、媽媽,就這樣奮鬥這樣起來,我自己可能也耳濡目染。」

工作室從整地到完工,是一家人親手規劃打造的。(圖/陳定庵提供)
工作室從整地到完工,是一家人親手規劃打造的。(圖/陳定庵提供)
工作室從整地到完工,是一家人親手規劃打造的。(圖/陳定庵提供)
工作室從整地到完工,是一家人親手規劃打造的。(圖/陳定庵提供)
工作室從建造到裝潢,是全家人一起參與的(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工作室從建造到裝潢,是全家人一起參與的(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小時受父親薰陶,長大以母為名創業,一路上也遇到不少難關,像是起初客人少,需要的皮革不多,當他每回從屏東坐到台北買皮革時,只能少量少量的帶,品質不穩定,加上無法分辨皮革好壞,有時候皮革做一點處理他就分不出來,用的時候才發現,甚至用的時候,也沒有發現,直到賣給客人出問題。幾次下來讓他也很在意,畢竟自己都跟客人說「我們用的東西是最好的,但發生這事情,就變成好像我們在欺騙消費者。」

皮件獲得不少老客戶支持(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件獲得不少老客戶支持(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件獲得不少老客戶支持(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皮件獲得不少老客戶支持(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不願背上罵名,陳定庵積極轉型,親自找上外國工廠 批發皮革,工作室意外從賣家升級成,兼具批發的商家。而經營一間店也有自己的策略,陳定庵說自己是經營老客戶的人,因為會喜歡我們東西的人,他真的了解我們的皮革,我們做事的態度,或是我們對我們品牌的堅持,會是這樣子的客人才會來買我們的東西,我們很努力經營,讓別人才會認同我們,這是一段很長的時間。

對於創業,陳定庵說,就是先拚拚看,接著就停不下來了。(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對於創業,陳定庵說,就是先拚拚看,接著就停不下來了。(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針針手縫…6年賣出3萬皮件!以母為名創業:已停不下來了(圖/記者花芸曦攝影)

許多年輕學子在學就創業,或者畢業就想創業,陳定庵分享自身經驗,「很多人都會問我,說很多想法,想要做,會問很多人說怎麼做比較好,我這樣做真的可以嗎?我會覺得說就是做看看,你沒有做看看不知道,別人說可以你也不一定可以,別人說不可以,你也沒有一定不行,所以就是,創業就是做看看,只要失敗或挫折不會讓你站不起來,那就沒關係。懂得轉念、遇到難關就破關是創業關鍵,在這變動的時代,大多數人雖然都想為自己拚搏,但僅有少數人堅持走下去。

台灣教育體制下,很多人認為畢業後就是要找到一份社會認定的好工作,並且好好待著,就能得到理想的與薪水,更很多人認為,工作就是朝九晚五,實際上很多職業的類型型態都不相同,更多的是排班、彈性上下班、約聘、責任制,其實成為「大人」有很多不同的樣貌,正因此社會才會形形色色。大人的模樣,希望以不同世代、職業別之紀錄,不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都可以。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病人意識清楚…手術一半心臟梗塞逝 醫師嘆太自信:很自責
不會游泳…OL棄低薪砸20萬考潛水教練:最不後悔的決定
歷史上的今天/航展戰鬥機表演衝入人群 飛機員彈射85亡
失蹤2天!慢飛天使搭錯車 7旬父母頂烈陽沿站尋叫到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