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混亂,經濟成長下滑!《經濟學人》深入剖析全球經濟崩潰的可能

最近銀行業混亂,美國矽谷銀行3月上旬倒閉,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本月中股價崩跌,日前被瑞士銀行集團收購,外界憂心這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崩潰。英國重量級期刊《經濟學人》指出,最近銀行業的動盪不太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邊緣。

數星期前,分析師確信全球經濟正強勁成長。最近銀行業混亂發生前的證據表明,全球GDP正以每年3%左右的速度成長,富裕國家的就業市場火爆,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即時」數據正轉變為更慢的經濟成長,3月的採購經理人指數略有改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編制的每周GDP指標保持強健。瑞士銀行(UBS)追踪金融市場定價的全球GDP成長,目前成長率為3.4%,而矽谷銀行(SVB)倒閉前為3.7%。

人們憂心最近銀行業的動盪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崩潰,美國資產管理公司「阿波羅全球管理」(Apollo Global Management)經濟學家斯洛克(Torsten Slok)寫道:「從不著陸到硬著陸。」美國摩根大通集團 (JPMorgan Chase)分析師表示:「現在軟著陸看起來不太可能,飛機陷入混亂(缺乏市場信心),引擎(銀行貸款)即將熄火。」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美聯社)
瑞士信貸銀行(Credit Suisse Group)危機。(美聯社)

2023年3月19日,瑞士銀行集團同意收購瑞士信貸銀行。(AP)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正如摩根大通分析師的比喻說明的那樣,經濟學家有2項擔憂。首先是不確定性,如果人們擔心銀行業危機及隨之而來的經濟痛苦,他們可能會削減消費與投資。第2項與信貸有關,擔心損失的金融機構可能會減少貸款,讓企業失去亟須的資本。然而,幸運的是,有理由相信最近的銀行業動盪產生的影響沒有許多人擔心的那麼大。

首先考量不確定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3年發表的研究發現,不確定性的激增(包括美國入侵伊拉克及銀行倒閉等事件造成的結果)最多可讓全球年度GDP成長減少0.5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企業延後投資。如果這種打擊成為現實,全球GDP成長率將從3%降至約2.5%。

許多經濟學家更擔心信貸問題,如果公司無法獲得融資,就無法輕易成長。3月22日,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被問及更緊縮的信貸條件與經濟活動之間的關聯時,他提到了「大量文獻」。2007年至2009 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數年裡,衰弱的信貸市場阻礙了短期經濟復甦與長期生產力成長。

2023年3月22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結束後離席(美聯社)
2023年3月22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結束後離席(美聯社)

2023年3月22日,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結束後離席(美聯社)

矽谷銀行10日倒閉後,資本市場基本上凍結了。3月11日至19日,美國公司沒有發行新的投資級債券,而1月及2月平均每天發行50億美元。儘管矽谷銀行倒閉後,公司債券利差略微上升,但最近幾天也有所回落,各公司可能會暫時延後發行新債以確保已無危險。

銀行業的動盪對銀行系統的破壞幾乎確定會更嚴重。從3月初以來,全球銀行的股價已下跌6分之1。學術證據表明,股價下跌往往會影響貸款成長,如果銀行看到存款外流,或者因為投資者懷疑其安全性而需要募集資金,它們也可能會減少放貸。

事實上,富裕國家的銀行似乎已經在收緊標準。根據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一份新報告,銀行貸款受到的打擊意味著美國及歐元區的成長將減少約0.4個百分點。這場動盪可能對美國銀行業造成的打擊更大,但歐元區經濟更依賴銀行貸款,這可能會進一步降低全球經濟成長率,從2.5%降至2%左右。

雖然情況可能還會惡化,發現另一家營運糟糕的銀行可能會導致惡性循環,銀行將需要時間重建財務狀況並獲得貸款,升息將繼續阻礙經濟成長,直到央行行長判斷已經完成工作。

然而,《經濟學人》指出,儘管最近的銀行業動盪不是好消息,但它不太可能將世界經濟推向崩潰邊緣,因為銀行倒閉對人們的影響出奇地小。國際民調公司益普索(Ipsos)一項調查發現,從3月初到3月中旬,儘管美國矽谷(Silicon Valley)的新創公司擔心資金將消失,但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其實上升了。

矽谷銀行。(圖/AP)
矽谷銀行。(圖/AP)

2023年3月10日,美國矽谷銀行宣佈倒閉。(圖/AP)

美國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布魯姆 (Nick Bloom)及其同事從報紙的分析得出的「不確定性指數」(uncertainty index)在銀行業的動蕩開始時略有上升,但正在回落。德國商業信心在3月持續改善。全球谷歌(Google)搜索與「銀行危機」相關術語的搜尋量在3月初猛增,但後來再度下降。《經濟學人》指出,很難說人們如此無動於衷的原因,或許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的新冠疫情與烏克蘭戰爭後,銀行業的動盪似乎就像在公園裡散步一樣。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