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圖卡「野生座頭鯨有毆打虎鯨的習慣...甚至有座頭鯨聽到7.6公里外的虎鯨叫聲,並趕過去毆打了虎鯨一番...座頭鯨打虎鯨非常痛,強而有力的鰭與尾鰭配合下會把虎鯨打到頭昏眼花」?

事實查核報告#1472

網傳圖卡「野生座頭鯨有毆打虎鯨的習慣...甚至有座頭鯨聽到7.6公里外的虎鯨叫聲,並趕過去毆打了虎鯨一番...座頭鯨打虎鯨非常痛,強而有力的鰭與尾鰭配合下會把虎鯨打到頭昏眼花」?

發布日期/2022年1月26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2/1/26版】

一、網傳照片中的虎鯨與座頭鯨分別來自不同的原始照片。網傳照片經過變造,其並非真實畫面。

二、專家指出,座頭鯨會以尾鰭拍打或頭部撞擊,來護航或反擊其他生物攻擊,而不會主動攻擊,而且牠們的胸鰭是用來作定向輔助,不會用來攻擊,因此,圖卡呈現「座頭鯨用胸鰭毆打虎鯨」,並不符合其生物特性。

三、經查傳言文字出自一篇研究文獻,專家協助解讀此研究文獻,研究文獻觀察到「座頭鯨干擾虎鯨狩獵的行為」,但無法確定座頭鯨是特地趕過來干擾,還是說只是路過附近;傳言稱「座頭鯨從7.6公里外趕過去毆打虎鯨」,是錯誤解讀了原始文獻中兩次觀測地的因果關係。

網傳圖卡經過變造,且圖卡呈現「座頭鯨用胸鰭毆打虎鯨」並不符合其生物習性,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背景

社群平台與通訊群組流傳一張圖卡:「你知道嗎,野生座頭鯨有毆打虎鯨的習慣,因為虎鯨經常攻擊座頭鯨的幼鯨,在觀察中,甚至有座頭鯨聽到7.6公里外的虎鯨叫聲,並趕過去毆打了虎鯨一番,然後揚長而去。

野生座頭鯨經常阻礙虎鯨狩獵,野生的海豹被虎鯨狩獵時,如果有座頭鯨在附近,座頭鯨會趕來毆打虎鯨並護送海豹離開。

座頭鯨打虎鯨非常痛,它們強而有力的鰭與尾鰭配合下會把虎鯨打到頭昏眼花。」


圖1:社群平台圖卡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圖片出處為何?是否為「座頭鯨毆打虎鯨」的真實畫面?

查核中心檢視網傳照片,兩隻鯨豚的光源角度並不一致,照片右邊的座頭鯨是身體右側較亮,顯示光源為右側;但照片左邊的虎鯨卻是左側(頭部)較亮,右側(腹部)為陰影。此外,虎鯨的尾巴也不自然。

(一)座頭鯨圖片的出處

查核中心透過擷圖反搜,在攝影師 Jon Cornforth 的個人網站上,找到他發表於2010年8月11日的部落格文章〈座頭鯨鯨躍105〉(Humpback Whale Breach 105),文中附了一張座頭鯨的照片。經比對照片中的座頭鯨動作、水花、背景的山景與雲的形狀等,可確認網傳照片中的座頭鯨與Jon Cornforth 所拍攝的照片相同,但在Jon Cornforth 拍攝的照片中,並沒有虎鯨。

經檢視,攝影師 Jon Cornforth 的作品多以野生動物和自然風景為主題,根據他的部落格文章,〈座頭鯨鯨躍105〉是拍攝於弗雷德里克灣(Frederick Sound),網站中還有多張同一地點拍攝的座頭鯨的照片,例如〈座頭鯨鯨躍106〉〈座頭鯨鯨躍104〉。可知,攝影師 Jon Cornforth 的攝影作品〈座頭鯨鯨躍105〉為網傳照片的原始照片。

(二)虎鯨照片的出處

針對網傳照片中的虎鯨,查核中心再次擷圖反搜,找到英國媒體《每日快報》在2015年發布的新聞,以及《衛報》在2017年發布的新聞,兩則新聞所使用的新聞照片相同。根據《衛報》的新聞照片說明,這張照片是由攝影師 Martin Ruegner 所拍攝。照片中,一隻虎鯨從海面躍出,而這張虎鯨照片與網傳照片中的虎鯨相似。

查核中心比對新聞照片與網傳照片,其中虎鯨胸鰭擺動的角度、吻部的光照亮點、腹部的水花痕跡等處均相同,唯虎鯨尾部的水花與虎鯨跳躍的方向不同,可確認網傳照片中的虎鯨是由攝影師 Martin Ruegner 所拍攝的新聞照片擷取而來

綜合以上,網傳照片中的虎鯨與座頭鯨分別來自不同的原始照片,網傳照片經過變造,其並非真實畫面。


圖2:網傳照片中的虎鯨與座頭鯨分別來自不同的原始照片,網傳照片經過變造,其並非真實畫面。台灣事實查核中心製圖。

爭議點二、傳言宣稱「在觀察中,甚至有座頭鯨聽到7.6公里外的虎鯨叫聲,並趕過去毆打了虎鯨一番,然後揚長而去」、「野生座頭鯨經常阻礙虎鯨狩獵,野生的海豹被虎鯨狩獵時,如果有座頭鯨在附近,座頭鯨會趕來毆打虎鯨並護送海豹離開」,傳言的原始出處為何?

查核中心以關鍵字「humpback」、「killer whale」與「7.6km」檢索,找到一篇2016年刊載於《海洋哺乳類科學》(Marine Mammal Science)的研究〈座頭鯨干擾以哺乳動物為食的虎鯨攻擊其他物種:圍攻行為與種間利他主義?〉(Humpback whales interfering when mammal-eating killer whales attack other species: Mobbing behavior and interspecific altruism?)。

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顧問、鯨豚研究者余欣怡協助查核中心解讀這篇研究。余欣怡說,這份文獻回顧了115次座頭鯨(大翅鯨)與虎鯨的互動記錄。

余欣怡說,這些互動記錄顯示,座頭鯨確實會干擾虎鯨狩獵,看起來就像是保護其它物種,但這些記錄不能確定座頭鯨是特地趕過來干擾,還是說只是路過附近,順道過來。

關於研究中提及座頭鯨移動7.6公里(4.1海里)的案例,是來自2012年5月觀察到的一份記錄觀察地點為加洲的蒙特利灣,這是一份未出版的筆記,研究人員以附件的形式附上。

余欣怡協助檢視這份筆記,她說明,這個案例中,觀察者觀察到,當天下午4點24分,一群座頭鯨干預虎鯨獵食灰鯨,參與其中的一隻座頭鯨,觀察者在同天早上10點17分也有在另一個地點看到牠,當時這隻座頭鯨正在覓食,距離觀察者下午的觀測位置約7.6公里。

余欣怡說, 原始文獻中並沒有提到「聽到虎鯨的叫聲,趕過去毆打」等語,只是說牠離開原來的覓食地,出現在灰鯨身邊。這個事件(在文獻中編號為55)是由當地資深的賞鯨船長描述記錄的, 正好有一小段影片可供參考。

余欣怡說補充,關於鯨豚行為的研究,只是研究人員的觀察記錄,不是生物學上可以操作的實驗,還有很多未解釋的地方;有些觀察記錄也不夠完整,像是大翅鯨群當時有無育幼等,文獻不一定有說清楚。

綜合以上,此研究文獻對於「座頭鯨干擾虎鯨狩獵的行為」,無法確定座頭鯨是特地趕過來干擾,還是說只是路過附近,順道過來;而傳言提到的案例,是觀察者在同一天內不同時間觀察到同一隻座頭鯨,原始文獻中並沒有提到「聽到虎鯨的叫聲,趕過去毆打」等語;

傳言稱「座頭鯨聽到7.6公里外的虎鯨叫聲,並趕過去毆打了虎鯨一番」、「座頭鯨會趕來毆打虎鯨並護送海豹離開」等,均過度解讀。

爭議點三、傳言宣稱「野生座頭鯨有毆打虎鯨的習慣,因為虎鯨經常攻擊座頭鯨的幼鯨,...座頭鯨打虎鯨非常痛,它們強而有力的鰭與尾鰭配合下會把虎鯨打到頭昏眼花」,傳言的宣稱是否合理?專家如何解讀?

(一)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姚秋如表示,傳言以「毆打」來形容鯨魚間的互動,太過擬人,且座頭鯨本身不是具有攻擊性的物種,以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攻擊或是復仇對牠們來說太耗能量。

姚秋如說明,座頭鯨與虎鯨的互動,大多是出於防衛與護航(escort)。面對虎鯨的攻擊,座頭鯨會有防衛與反擊行為,以幫助被攻擊的座頭鯨幼鯨脫困,包括躲避到淺水處、船邊或是礁體旁,或是以肉身隔離虎鯨,以保護幼鯨,如果成效不彰,則會進一步用尾鰭及胸鰭拍打水面、衝撞、發出大聲響的鳴叫、身體躍出水面擊浪等。不過,也有四至六成的機率,其幼鯨會被虎鯨補食。

根據研究人員在西澳洲海域的觀察 ,虎鯨通常是成群(4至12隻)攻擊少數隻的座頭鯨,座頭鯨大部分是1至3隻成鯨帶領1隻幼鯨,少數是1至2隻成鯨而無幼鯨。

姚秋如表示,在守護的過程中,座頭鯨與虎鯨之間可能會有肢體碰觸,但也不致於稱作「打」。

姚秋如說,除了生物行為上的不合理,網傳圖片呈現的「毆打」動作也不合理。鯨豚的胸鰭是定向輔助器官,不會像網傳照片呈現的那樣,用「胸鰭毆打」其它生物。座頭鯨的行為模式中較接近「毆打」動作的,應該是用尾鰭拍打或用頭部去撞擊,即使座頭鯨的胸鰭較其它鯨豚來得打且靈活,也僅是拿來定向輔助。

姚秋如說,虎鯨是較具攻擊性的鯨豚,胸鰭靈活也算是靈活,但牠們也不會以胸鰭作為主要攻擊武器,大多是直接利用牙齒攻擊,咬甩獵物使其受傷昏迷、或是以體重壓制其它鯨豚,讓被壓制的鯨豚無法浮出水面換氣等。

(二)余欣怡說,網傳圖卡稱是「毆打」,是太誇張,海洋動物跟動物之間很少有肢體間的碰觸,異種之間很少真的會去碰到另一生物,這對牠們來說是很大的風險,且座頭鯨屬於大型鯨,大型鯨的特性就是不會主動攻擊。

余欣怡說,座頭鯨與虎鯨之間,在許多情況下確實是敵對關係,也有研究人員觀察到座頭鯨干擾、驅趕虎鯨獵食會吃海洋哺乳類的虎鯨,但牠們的動作頂多是用胸鰭或尾巴拍打水花,是威嚇的動作,而非毆打。

余欣怡解釋,座頭鯨干擾、驅趕虎鯨的動機,目前研究沒有定論,但以座頭鯨的角度來看,座頭鯨的寶寶可能受到虎鯨攻擊,所以座頭鯨當然不會希望牠們育幼或生活的地方會有虎鯨獵食,因此會干擾虎鯨獵食。

綜合以上,座頭鯨會有護航或反擊的行為,但牠們不會主動攻擊,且鯨豚間的互動很少會有肢體觸碰,傳言以「毆打」形容太過擬人也太誇大。

網傳圖卡中呈現「座頭鯨以胸鰭毆打」的動作,也不符合鯨豚習性,胸鰭的作用是「定向輔助」,即使如虎鯨般具有攻擊性的鯨豚,也不會用胸鰭來拍打其它生物。

結論

一、網傳照片中的虎鯨與座頭鯨分別來自不同的原始照片。網傳照片經過變造,其並非真實畫面。

二、專家指出,座頭鯨會以尾鰭拍打或頭部撞擊,來護航或反擊其他生物攻擊,而不會主動攻擊,而且牠們的胸鰭是用來作定向輔助,不會用來攻擊,因此,圖卡呈現「座頭鯨用胸鰭毆打虎鯨」,並不符合其生物特性。

三、經查傳言文字出自一篇研究文獻,專家協助解讀此研究文獻,研究文獻觀察到「座頭鯨干擾虎鯨狩獵的行為」,但無法確定座頭鯨是特地趕過來干擾,還是說只是路過附近;傳言稱「座頭鯨從7.6公里外趕過去毆打虎鯨」,是錯誤解讀了原始文獻中兩次觀測地的因果關係。

網傳圖卡經過變造,且圖卡呈現「座頭鯨用胸鰭毆打虎鯨」並不符合其生物習性,因此,傳言為「錯誤」訊息。

參考資料

Humpback Whale Breach 105

Humpback Whale Breach 106

Humpback Whale Breach 104

Humpback whales interfering when mammal-eating killer whales attack other species: Mobbing behavior and interspecific altruism?

Whale killers: Prevalence and ec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killer whale predation on humpback whale calves off Western Austra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