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網傳媒體報導「感冒藥水含抗組織胺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長期服用影響記憶力」?

事實查核報告#2437

網傳媒體報導「感冒藥水含抗組織胺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長期服用影響記憶力」?

發布日期/2023年6月16日

經查: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16版】

新北市幼兒園疑似餵藥案目前由檢調偵辦,部分媒體在16日發布報導「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水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恐傷兒童記憶力」,透過轉載,引發社群熱議,家長族群尤其擔憂,經查證如下:

一、藥師指出,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有成癮風險,目前單方Barbiturates被列為管制藥品;而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不會有成癮問題,且使用的歷史已經很長,安全性資料足夠,兩者不能相類比。

二、小兒專科醫師指出,含抗組織胺的藥物常用於治療流鼻水、過敏,輕微副作用包含嗜睡等,依體質而異,藥物會被人體代謝,只要按醫生醫囑使用藥物,並不會危害兒童身體健康,也不會造成記憶力衰退。

三、小兒科醫師提醒,針對感冒藥水,家長不用過度恐慌,若真的發現服用感冒藥後,有嚴重嗜睡狀況,可以跟醫師討論調查藥方和劑量。

傳言錯誤將感冒藥水副作用類比巴比妥的危害,錯誤且誇大指稱服用含組織胺藥物會導致記憶力衰退,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

背景

新北市幼兒園疑似餵藥案目前由檢調偵辦中,部分媒體6月16日報導,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水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 醫示警:傷記憶力,內容提及幼兒園老師經常會幫小孩餵藥,且部分家長為了讓小孩早點入睡,也會餵藥。

報導也引述一名醫師指出,「長期自行服用藥物,恐怕會影響孩子記憶力、注意力,甚至造成孩子更不好睡,危害程度不輸給巴比妥!」

雖然相關報導後續陸續更新標題和報導內容,未再將感冒藥和巴比妥類比,但相關報導仍引發網路討論和擔憂。

以相關關鍵字檢索臉書,可發現多個臉書貼文引述媒體報導表達擔憂,「小孩過敏兒,以後盡量不要吃藥了」、「每個小孩感冒,醫院診所幾乎都會開到抗組織胺…那要不要列二級毒品?」等。


圖1:媒體報導擷圖


圖2:社群平台流傳訊息擷圖

查核

爭議點一、網傳報導稱「感冒藥水含抗組織胺..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恐創小孩記憶力」,是否屬實?

(一)台北市藥師公會發言人王明媛表示,單方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是會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對人體的影響層面較大,使用可能會有成癮、依賴的風險,政府才會將其列為管制藥品第四級。

但王明媛表示,抗組織胺藥物不會有成癮的問題,且抗組織胺藥物使用的歷史已經很長,安全性資料非常足夠,且許多非處方藥物也都含有抗組織胺,這也代表抗組織胺是相對安全的成份。縱使可能會有一些副作用,也不能將其危害程度直接和巴比妥類比,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和誤解。

王明媛說,藥物的使用一定會權衡利大於弊,治療效益大於副作用,且副作用不會危害生命也不會很嚴重,才會被人類廣泛使用。抗組織胺確實也有副作用,可能包含嗜睡、口乾舌燥、或造成攝護腺肥大的年長男性排尿困難,但不管是兒童的感冒藥水、治療過敏的藥品,一定都是有治療需求,醫師才會開立藥物交給民眾,只要依照醫囑使用,不會有安全疑慮。

王明媛表示,藥物一段時間就會被人體代謝,感冒藥水也不會需要長期使用,因此,傳言稱會濫用到影響記憶力的說法也太誇大;而有過敏體質者可能長期會使用抗組織胺,但也不會造成成癮,而比較可能出現藥物耐受性或抗藥性,如本來吃一顆就可壓下症狀,後來變成得吃兩顆。

王明媛表示,近期因為巴比妥事件,網路的相關傳言繪聲繪影,或稱感冒藥水是彩虹藥水等,也可能讓家長恐慌。關鍵不是藥水的顏色,而是藥物的成份,若因過度擔憂而貿然停藥,也會損害治療效果和兒童用藥權益。

王明媛提醒,民眾趁此時事引發的爭議也可學習到,應徹底瞭解用藥成份和安全,且應關注兒童幼教環境的託餵制度。

(二) 馬偕兒童醫院醫務部主任邱南昌說,抗組織胺經常使用於感冒藥當中,常見於治療流鼻水、抗過敏、止癢。該藥物使用歷史已久,根據用藥安全性資料來看,並無安全問題。

邱南昌說,每個藥物都會有輕微副作用,像抗組織胺藥物的副作用的確包含嗜睡、疲倦,可能有些人吃了容易想睡覺。但是,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不是每個人都會產生副作用,且藥物代謝完就消失了。只要按照醫生叮囑準確用藥,並不會危害兒童身體健康,也不會導致記憶力衰退。

邱南昌說,台灣不少兒童會依照醫囑服用含抗組織胺過敏藥物治療過敏性鼻炎,都是在安全用藥範圍內,目前兒童用藥上也並無特別限制,媒體報導說的服用會導致記憶力衰退太誇張,會引起民眾誤解和恐慌。

針對感冒藥水,邱南昌說,家長不需要過度恐慌,若發現小孩在服用感冒藥、過敏藥後有嚴重的嗜睡狀況時,可以跟開藥的醫師討論,抗組織胺的藥物有很多種,醫師可以選擇開立不同的藥物 ,也可以依照小孩的狀況調整劑量。

(三)根據食藥署網站文章,組織胺主要存在於皮下、鼻腔、上呼吸道黏膜及腸胃道等處,當人體受到外來物質(如過敏原、病毒等)刺激,體內的免疫細胞會分泌出組織胺,產生流鼻水、打噴嚏、氣喘、鼻塞、皮膚癢、皮膚紅腫、起疹子等症狀;抗組織胺藥物的設計,就是阻斷組織胺作用在這些器官上,以緩解症狀,但是無法真正根治疾病。
文章指出,一般市面上的感冒藥,為了緩解流鼻水的症狀,有些含有抗組織胺的成分,其具有抗過敏的效果,常用在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等疾病。

服用抗組織胺時,可詢問醫師或藥師該藥品是否有容易產生疲倦、嗜睡、暈眩、不協調、四肢無力的副作用,以避免開車、操作大型機具等需要高度專注力的活動。

文章也指出,目前抗組織胺藥物分為三代,第一代抗組織胺因脂溶性較高,較易進入中樞神經,所以容易引起嗜睡及注意不集中的副作用;第二代抗組織胺因水溶性較高,較不易進入中樞神經,改善了第一代抗組織胺嗜睡、鎮靜等副作用;第三代抗組織胺不僅保留不易嗜睡的優點,另外藥效也拉長。每一代的抗組織胺都有適合的適應症及不同的副作用,無論是選擇哪一代抗組織胺,都需要請專業的醫療人員做評估。

結論

【報告將隨時更新 2023/6/16版】

新北市幼兒園疑似餵藥案目前由檢調偵辦,部分媒體在16日發布報導「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水危害程度不輸巴比妥,恐傷兒童記憶力」,透過轉載,引發社群熱議,家長族群尤其擔憂,經查證如下:

一、藥師指出,巴比妥酸鹽類(Barbiturates)有成癮風險,目前單方藥物被為列為管制藥品;含抗組織胺的感冒藥,不會有成癮問題,且使用的歷史已經很長,安全性資料足夠,兩者不能相類比。

二、小兒專科醫師指出,含抗組織胺的藥物常用於治療流鼻水、過敏,輕微副作用包含嗜睡,等,依體質而異,藥物會被人體代謝,只要按醫生醫囑使用藥物,並不會危害兒童身體健康,也不會造成記憶力衰退。

三、小兒科醫師提醒,針對感冒藥水,家長不用過度恐慌,若真的發現服用感冒藥後,有嚴重嗜睡狀況,可以跟醫師討論調查藥方和劑量。

傳言錯誤將感冒藥水副作用類比巴比妥的危害,錯誤且誇大指稱服用含組織胺藥物會導致記憶力衰退,因此,為「錯誤」訊息。

【查核聲明】資訊若有更新,本報告亦會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