錸德引進減法照護 藉生醫為集團加值

工商時報【王中一╱新聞側寫】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源自孟子梁惠王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話,不過就是口號而已。但對於錸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楊慰芬來說,卻是貫穿她這十餘年來的生命主軸,從照顧偏鄉兒童的生活,到引進最新的「減法照護」概念,為銀髮族和失能者提供全新的日間照護模式。 相較於不少「董娘」做公益來提升公司形象,楊慰芬則是選擇低調做事。她在1999年成立錸德文教基金會後,就把重心放在照顧偏鄉弱勢孩童,並與東元、光泉、兆豐等合作「驚嘆號平台」,這些年贊助的偏鄉學校已有40多所。 此外,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問題就是家中長輩年長失智以及生活照護,也發生在楊慰芬身上。「長輩連在身邊工作多年的司機也不認識」不僅讓她心痛,長輩「空洞的眼神」更讓她覺得難過。 隨著夫婿錸德執行長葉垂景啟動集團轉型,朝向「服務價值鏈」產業發展,加上感受到台灣開始進入老人化社會,也讓楊慰芬決定用不一樣的方式,來推動銀髮族和失能者的日間照護。她說,錸德引進日本夢之湖集團的「減法照護」,第一個據點是在今年初成立於林口華亞園區的「錸工場」。 楊慰芬說,第二個據點、位於永和的「艾伶學堂」也將在8月開幕,規畫中的竹北據點也將在今年啟用。至於未來,還會與夢之湖合作,將相關的觀念與作法推廣到對岸與國際上,目標是在3年內成立15∼20個據點。 對於錸工場從硬體設計、軟體規畫到實際營運,楊慰芬不僅親力親為,亦展現強大的整合及管理能力。由於錸工場以「維持修復長輩自理生活」為目標,因此環境設計採「One step, One goods(一步一支撐)」,鼓勵長輩扶著牆壁或櫃子前進,而不去使用扶手,「找回他們的能力」。 在軟體部分,除了導入錸德集團獨家開發的照護App,隨時記錄長者活動狀況與身體機能數據外,長輩在錸工場亦可透過參與各式各樣的活動和遊戲,並從中獲得「夢幣」,並用夢幣支付區內的各項設施。這樣的概念,讓錸工場在「長照2.0」的趨勢中獨樹一格並大獲好評,成為各縣市政府及醫療機構尋求合作的對象。 這些年來,錸德集團飽嘗產業趨勢轉移的痛苦,所幸,葉垂景體會到:「人生病過若還沒留下抗體,那就白痛了。」而他也與夫人楊慰芬攜手,一步一腳印地帶領著錸德集團朝向文創、生醫與長照等「服務價值鏈」產業轉型,成果也一點一滴的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