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老店戰疫

台中的萬代福影城是黃炳熙畢生心血,被視為老戲院重生的經典,然而偌大影廳如今下午1個場次約莫10人,晚上也僅略多。日日虧損且看不到盡頭,黃炳熙打算5月底暫停營業。
台中的萬代福影城是黃炳熙畢生心血,被視為老戲院重生的經典,然而偌大影廳如今下午1個場次約莫10人,晚上也僅略多。日日虧損且看不到盡頭,黃炳熙打算5月底暫停營業。

疫情為商家造成的衝擊無關業別、不分好壞,我們從北到南走訪至今正在苦撐的3間老字號店面,分別是開業70年的川揚中菜名店銀翼、經營電影院同時也保存台灣電影文化的萬代福戲院,以及能夠親子同遊的神采飛揚KTV。他們沒有連鎖集團撐腰,單打獨鬥累積一定口碑和積蓄,正在這波大衰退中掙扎求生。

你有多久沒有上館子、看電影、唱KTV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疫情宛如一場戰爭衝擊全球經濟,即使未來獲得控制,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餐廳更可能永遠消失,只剩下大型連鎖。

如今張忠謀的預言逐步成為現實。與人流直接相關的餐飲服務及娛樂業,是旅行、航空業之後的第二波重災區。經濟部統計,3月全台光是餐飲業就因疫情影響讓營業額較去年同期縮水2成,是政府創立商業調查以來的最大跌幅,比SARS時期還嚴重。

來客數長時間衰退,對非連鎖的中小型商家而言幾乎等於滅頂海嘯。疫情暫歇後,如何讓各類小商號續存,成為防疫之外的新挑戰。政府推出2100億紓困方案,除了各種低利貸款,還祭出「不用還」的薪資及營運資金補貼,希望盡快把錢送到民眾手中。

然而,這些措施往往遠水救不了近火。由於不少此次需要貸款的商家是從來沒有貸款記錄的「信用小白」,導致銀行在借錢時仍相對保守。至於補貼,政策上路1週已有2700間商業、服務業店家申請,通過審核的家數卻不到1/10,更還有1700家小規模商家因無法舉證營業額衰退,還在苦等經濟部專案處理。

此刻究竟該怎麼做,才能真正幫助小商家?政大財政系副教授陳國樑以英、美為例,認為2國分別推出針對中小企業量身訂做的貸款或補助計畫,補貼大方、核貸速度快,更符合小本經營者需維持手頭現金的特性,建議台灣政府可參考。

黃炳熙10多歲就踏入電影圈,近年他將珍藏的碳棒放映機、老膠卷等珍貴文物公開展示,在影城打造免費參觀的電影文物館。
黃炳熙10多歲就踏入電影圈,近年他將珍藏的碳棒放映機、老膠卷等珍貴文物公開展示,在影城打造免費參觀的電影文物館。

人少到躺著看電影都可以

早在歐美鎖國之初,不少人即指出這波經濟衝擊不同於金融海嘯,金融海嘯由華爾街搞出來,最後倒閉的也是他們,自作自受;疫情不同,人們關在家,消費急凍,百業衝擊,若政府紓困太遲或錢撒得不夠,最後倖存的恐怕只剩口袋夠深或有辦法借到錢的大企業。

就在4月27日,全台多家戲院不約而同暫停營業,包括歷史悠久的台北朝代戲院、雲林虎尾白宮戲院和斗六中華戲院、彰化戲院、台南麻豆戲院。

台中知名的二輪戲院「萬代福」還在苦撐,老闆黃炳熙平日本就深鎖的眉頭,最近擰得更緊了,「我們也預計5月底暫停營業,之後再看看,到底會被逼得怎麼樣都不知道。」

觀眾銳減 新片延上映

萬代福有近40年歷史,黃炳熙於1996年接手後改造,既播商業片,也播藝術電影,近年還常與文化單位合辦影展,連德國名導荷索的影展都選在這裡播放。戲院樓上是電影文物館,陳列黃炳熙珍藏的碳棒放映機、膠卷等寶貝,免費參觀。在連鎖影城的夾擊下成功轉型,萬代福被視為老戲院重生的經典。

70歲的黃炳熙是影痴,10多歲就進電影圈工作,「那時候看電影是很奢侈時髦的娛樂,電影院300個座位坐到400人,階梯、走道擠滿人。」35歲他接手台北西門町「白雪電影院」,開始當老闆,他笑說每次對人提起白雪,對方反應總怪怪的,因為白雪在他轉讓他人後,播起三級片。

連熱門的好萊塢卡通片,如今觀眾都屈指可數,黃炳熙自嘲:「不只梅花座,是超級大梅花座。」
連熱門的好萊塢卡通片,如今觀眾都屈指可數,黃炳熙自嘲:「不只梅花座,是超級大梅花座。」

貧困下長大,他夾縫求生,總是接手經營不下去的電影院,設法起死回生,沒起色再脫手,幾十年來從北到南經營過景美的僑興、三重幸福、高雄國際、虎尾白宮…共39家。

黃炳熙都用租的,唯獨萬代福是咬著牙買下,特別有感情。萬代福被嫌老舊、沒水杯架,他再砸3000萬元改裝得寬敞舒適,連廁所都是出了名地乾淨。但真正讓萬代福闖出名號的,是11年前的新加坡電影《錢不夠用2》,講3個孩子與年邁母親的故事,黃炳熙極愛這部片,以一種莫名的固執,讓這部片在早場一直播放,持續至今已11年,一度連捐發票也能看。另一部播了7年的,是罕見疾病孩童的紀錄片《一首搖滾上月球》。

「10幾歲接觸,沒想到一走就走到現在。」那語氣像是滿足,卻又摻雜感慨與無奈,他接著說:「壓力最大的就是這一波,之前SARS、金融海嘯都很短暫。」

「1個廳200個座位,10個人,別說梅花座,搬一塊木板躺下來都可以。」觀眾從1天1000多人變成100多人,1天要虧4萬元,最近虧損減少為每日3萬元,並非人潮變多,而是「沒有片源了,不用花錢買新片。」好萊塢大片紛紛延後上映。

公文艱澀 紓困難申請

戲院最近取消早場、深夜場,減少工讀生排班,黃炳熙也研究各種紓困辦法,「可是政府公文都咬文嚼字,很複雜,什麼補貼跟補助不一樣啦怎樣怎樣。」還要備齊許多文件,但萬代福這種小戲院連員工打卡資料都很難完整,「只有大的連鎖影城有完整資料吧,他們有專人負責研究這些,像以前電影院數位補助,都是大咖先拿走,小咖就沒有了。」

踏進萬代福的電影文物館,像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台灣電影業最好的時光。
踏進萬代福的電影文物館,像走進時光隧道,回到台灣電影業最好的時光。

我國政府公文出了名地難懂,何止黃炳熙覺得看不懂,作家林立青就在臉書提過,許多勞工朋友都反應看不懂補助方案。但黃炳熙也許是習慣了難懂的公文,最後只小聲自我感慨:「個人的知識不夠,社會知識不夠,也沒辦法啊。」

後來他委託看得懂公文的朋友協助,終於找到符合資格的文化部補助,「說4月底會通過,但最近又說要到5月。我跟你講,可能拖到業者拿到錢已經倒了啦,餓到奄奄一息,東西拿到你嘴邊剛好死掉。」

不過,相較於高聲喊政府補助的大企業,像黃炳熙這樣的中小企業老闆,說到最後總是怪自己知識不足、能力不好、本錢不夠,「自求多福吧,我們就是實實在在靠自己,本來做生意就是要本錢啊。」

一把青裡的老店會消失嗎?

座落台北市永康街商圈周邊,「銀翼」是一間裝潢陳舊的中餐廳,然而憑著維持水準的菜色,300多坪用餐空間經常客滿,不少饕客都愛光顧,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便是老客人之一。

營收雪崩 賣便當求生

總經理藍隆盛怎樣也沒料到,70年屹立不搖的老店,此刻驟然面臨前所未有的風暴,「中午客人只剩1成,晚上剩2成。」見過大風大浪的他也傻眼,過去連金融海嘯甚至SARS期間都還有5成生意,且下滑皆只有短短2、3個月。

如今餐廳月營收從平均1200萬元,忽然間2月只剩300萬元,3月150萬元,4月200多萬元,餐廳每月要虧2、3百萬元,可怕的是還看不到盡頭。

「我民國29年次,80多歲了啊,(棒子)丟出來就算了,可是現在變成對員工的責任問題。」銀翼的歷史特殊,藍隆盛說,餐廳股權不屬於家族或私人,他退休後股權就轉給下一任總經理。

70年老店銀翼一直生意極好,但總經理藍隆盛說,如今中午生意只剩過去的1成,晚餐也僅2成。
70年老店銀翼一直生意極好,但總經理藍隆盛說,如今中午生意只剩過去的1成,晚餐也僅2成。

他形容自己在銀翼僅20多年「而已」。在這間會播放〈南屏晚鐘〉〈榕樹下〉音樂,彷彿時光凍結的老店,藍隆盛一開口就是嚇人的歷史:「1932年國民政府在杭州成立中央航空學校,我們是附設的餐飲部,1949年來台灣。」

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裡的空軍「新生社」,正是銀翼前身,不但菜餚好,也是戒嚴時期少數可合法跳舞的場所,將帥名流雲集,「早年的空軍像日本的特攻隊,一飛出去,隨時可能不見,所以比較享受一點。」〈一把青〉女主角朱青的丈夫便死於飛行任務,朱青後來到新生社表演維生。

新生社在1953年民營化,改名「銀翼」,銀色翅膀是空軍標章,輾轉搬遷,最後落腳台北市金山南路、信義路口。這樣的老店,店面應是自有吧?藍隆盛搖頭:「以前空軍隨時要反攻大陸,沒有置產的觀念。」幸而房東厚道,沒跟隨近年動輒5成甚至1倍的店租狂漲風,銀翼店租每月約60萬元,遠低於市場行情。

銀翼做得出許多功夫菜,最著名則是煨麵,然而最近也不得不在中午賣起便當。
銀翼做得出許多功夫菜,最著名則是煨麵,然而最近也不得不在中午賣起便當。

但如今連月租60萬元都困難,藍隆盛最近與房東們協調,他露出難得喜色:「房東願意降租,還沒簽約,但有答應。」

這間做得出許多功夫菜的老餐廳,最近還不得不賣起便當,「每個150元到200元,我們的成本、用料不可能賣太便宜。」餐廳也推出外帶8折的優惠。不考慮加入Uber Eats嗎?「外送單位每100元就要抽35元,我們要付食材、店租、水電、員工,不賣比較好吧,不然就要偷工減料。」

餐廳資金已吃緊,藍隆盛說,前陣子與同業交換消息,這些平日穩紮穩打的老餐廳竟面臨同樣問題:可能貸不到款,「我們過去都不想跟銀行借錢,只有存錢,所以沒有信用紀錄。」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如此荒謬,擅長金錢槓桿操作、拚命擴張的連鎖店、大企業,因為長期向銀行貸款、有信用紀錄而容易借到錢,反倒踏實經營也穩定獲利的店家,危急關頭竟被銀行打槍,「好像懲罰我們這些老實經營的人。」

政府不是說會協助、而且有信保基金?他解釋,紓困的是經濟部,但放款的是銀行,銀行歸財政部管,不見得要理經濟部。藍隆盛說,銀翼有困難的消息曝光後,政府直接派員協助,但其他店家沒有這樣幸運。

生活驟變 衝擊餐飲業

就怕如同銀翼的老客人張忠謀所憂心的,疫情將改變人們往後的生活方式,包括餐飲。張忠謀日前演講時引用了《紐約時報》1篇採訪知名餐廳的報導,餐廳老闆絕望地說:「餐廳這個行業已經沒有了,永遠沒有了。」老闆指的是真正的好餐廳,因為疫情過後可能只剩連鎖餐飲店能存活。

營業28年的神采飛揚,最多1天有超過千組客人上門,如今受疫情和大火事件影響,1天客人不到10組,至今資金缺口全靠郭明賢自掏腰包填補。
營業28年的神采飛揚,最多1天有超過千組客人上門,如今受疫情和大火事件影響,1天客人不到10組,至今資金缺口全靠郭明賢自掏腰包填補。

真正的好餐廳其實一直都不容易高獲利,連一些巴黎米其林餐廳都得另外開一間不那麼講究的小店,才能賺錢。銀翼並非高價位餐廳,用餐環境、服務品質都不講究,但光是維持菜色水準就不容易。藍隆盛說,不像鼎泰豐是賣小吃,可用中央廚房,技術複製也不那麼難,銀翼難以比照,因此70年來生意再好始終沒開分店。

廚房辛苦,即使銀翼的廚師月薪高達7、8萬元,好手仍難覓,為了傳承,銀翼曾補助半工半讀的弱勢餐飲系學生,月薪2萬6000元、外加1年3萬元學費補貼,仍以失敗告終。

這2週疫情稍緩,又逢母親節,藍隆盛說生意有回溫至5成,但他不敢樂觀,「現在已經是國際性的問題,這波是服務業,下一波是製造業,復甦可能要很長的時間。貸款最多3年要還,稅也只是延半年,不是減免。」

不忍裁員,他說,與30多名員工討論後,大家同意減薪2成,但實施日期未定,還在撐。他最後自責起來:「像我這個不像樣的經營者,是很痛苦。」

再苦也不讓50個家庭斷炊

4月24日採訪當天,海軍磐石艦僅新增一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神采飛揚KTV老闆郭明賢聽到消息鬆了口氣,直說這波若未爆發社區感染,疫情有機會止住,大家就會出門唱歌。沒想到過了2日,台北錢櫃大火6人喪命,KTV成為風暴中心,郭明賢店裡的生意果不其然又陷入急凍,1天只剩不到10組客人。

自食其力 掏老本補洞

營業28年的神采飛揚,價格便宜、平日唱歌5小時只要200元,最多1天超過千組客人上門,熟客更戲稱這裡是「被KTV耽誤的熱炒店」。年節期間確診台商造訪高雄金芭黎舞廳,整座城陷入恐慌,市民取消尋歡、聚會計畫,本該在過年迎來全年業績高峰的神采飛揚成為最早受波及的店家之一,月營業額硬是較平日掉了2成。店內人事費用雖因員工分流上班而稍減,但每月百萬元版權費、租金卻得照付,年後第一個發薪日,店裡現金就見底,缺口全靠郭明賢自掏9百萬元填補。

是否考慮接受政府補助?營業額衰退5成,就能申請薪資和營運資金補貼。他笑著搖手:「政府當然是好意,但是做生意本來就是願賭服輸啦,風險要自己擔,你看口罩工廠現在很夯,但當初它也是很辛苦地度過一段時間嘛…所以說,每一個人的選擇都要自己負責任。」

郭明賢SARS時就在40間包廂加裝奈米光觸媒殺菌燈及獨立空氣對流系統,並定時用漂白水、酒精擦拭地板及桌椅牆面。
郭明賢SARS時就在40間包廂加裝奈米光觸媒殺菌燈及獨立空氣對流系統,並定時用漂白水、酒精擦拭地板及桌椅牆面。

但店裡生意衰退幅度已超過SARS時期,接下來究竟該怎麼辦?郭明賢早早做好打算:「就個人的錢一直拿出來貼嘛。」指的是他早年經營畫廊所得。那能撐到什麼時候?他停頓一陣,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說再苦都要撐下去,畢竟50名員工跟著自己20年,出去了也難找其他工作。為什麼不向銀行救急?他說八大行業是銀行拒絕往來戶,早年碰過釘子,現在變化恐怕也不大,「也不能怪銀行啦,八大行業跟他們距離遙遠,給人看不起,就要自食其力。」

願賭服輸的體悟,來自多年的商場跌撞。早年郭明賢投資潤滑油失利,一賠上千萬元,花了10年才把債還清。1987年他西進中國,到各大美術學苑挖掘作品轉賣給台灣觀光客,賺進第一桶金。1992年神采飛揚KTV開張,郭明賢受朋友之邀入股,後來合夥人疑似掏空,他遲遲分不到錢,2000年決定全面接手,成為獨資老闆。

扭轉形象 願家庭同歡

空間密閉的包廂,曾是酒店小姐及嗑藥者的聚集地,每月營業額因此能破千萬元。地方一度傳聞神采飛揚生意這麼好,是因為郭明賢有特殊背景,「有人說我是流氓,帶小弟…八大行業這個印記太久了。」他尷尬地笑。他台語流利、談吐豪爽,光看外表有幾分江湖氣,但其實根本不愛唱歌,啤酒更是1杯就醉,開口閉口談的都是如何落實KTV的社會責任。

「這裡被視為一個不正常的場所…可能有提供就業機會,也是一點社會經濟繁榮的表徵吧,但有時候我還是有點心虛。」從經營畫廊轉做八大行業,社會形象落差極大,對汙名的憂慮促使郭明賢主動改造店內形象,抽掉重金屬搖滾歌曲及小姐塞在門縫裡攬客的名片,並要求員工學變魔術、摺氣球,立志做一間媽媽敢帶小孩上門唱歌的KTV。

4月中政府強制全國酒店停業,郭明賢認為KTV遲早也會被勒令關門,已經開始盤算如何不讓50個家庭斷炊,說自己和員工無論吃魚翅還是豆芽菜,都要在一起不能散。
4月中政府強制全國酒店停業,郭明賢認為KTV遲早也會被勒令關門,已經開始盤算如何不讓50個家庭斷炊,說自己和員工無論吃魚翅還是豆芽菜,都要在一起不能散。

曾有員工提醒攜家帶眷的客人通常愛自帶外食、消費額不高,店內營業額後來也的確少見過去榮景,郭明賢卻不介意:「意義不是他付了多少價錢,是背後的價值。看到家庭願意來這裡,就比較清楚是做對了事、永續性比較長…奢華的生活會有起伏,出事的機會比較高,這裡則是平凡中有很多幸福。」

4月中政府強制全國酒店停業,郭明賢認為KTV遲早也會碰上被勒令關門的一天,但比起擔心自己會賠得更慘,他反而花更多時間盤算屆時員工該何去何從,細數到時候要不是將店內熱炒改做外送生意,就是在店門前擺攤賣蛋糕,再不濟,也可跟著他下田,無論如何都不會讓50個家庭斷炊,「我把這裡當家,不管在一起是吃魚翅還是豆芽菜,都不能讓它散。」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我們不是神 看不見的社工職業創傷
【鏡相人間】二次遷村的人 消失的紅毛港與即將消失的大林蒲
【鏡相人間】撕不掉的殺人標籤 我們曾被誤認為凶案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