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不吃早餐,胃潰瘍、消化不良,提升膽結石風險;早餐吃對了,助代謝還能遠離糖尿病

雖然有些人習慣不吃早餐,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可以在午餐、晚餐再「補」回來,但早餐很重要,千萬不能省略!

 

不吃早餐,中午食量大增

若不吃早餐,容易因為早上空腹,中午時肚子更容易感到飢餓,有人更因此食量大增,反而造成胃腸負擔過重,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胃潰瘍、胃炎、消化不良等胃部疾病。同時錯過早餐,長時間未進食,胃中沒有食物可以刺激膽汁分泌,會讓膽汁變濃稠,產生膽結石的機率因此變高。

 

因此,不要小看吃早餐,早餐對於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和活動、預防低血糖、維持正常代謝等都有幫助,存在肝臟的肝醣約有70~100公克,在禁食8~12小時後即會耗盡,而肌肉中的肝醣也因為沒有糖分的補充而漸漸用完,人體為了生成葡萄糖,會消耗肌肉組織,一旦肌肉減少時,人體代謝就會變差。

 

 

吃對早餐,維持良好代謝

對於體重斤斤計較的愛美一族,更可以透過吃對早餐,維持良好代謝,控制攝取的總熱量與合理的體重。同時,吃早餐也可以降低「胰島素抗性」,因而降低糖尿病發生的風險。當身體的肌肉、脂肪、肝臟細胞等,無法正確有效的跟血液中的胰島素反應,就是胰島素抗性,這會造成血糖偏高,也是引起糖尿病的原因。

 

而且,吃早餐可幫助調節身體質量指數(BMI)。通常習慣不吃早餐或是早午餐一起吃的人,多半是因為晚起床,這也常代表前一天可能較晚睡。一旦晚睡,吃宵夜的機會就大增,這時候就很容易有小腹、產生腹部肥胖的問題。

 

醫界已證實,腹部肥胖者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也會較容易得到糖尿病,當男性腰圍≧90公分(35.5吋)、女性腰圍≧80公分(31.5吋),只要腰圍每增加1公分,罹患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的危險性就增加2~6%,因此,養成吃早餐的習慣,也能幫助自己維持正常作息,遠離糖尿病。

 

延伸閱讀:
想要預防糖尿病,最好在「這時間」前吃完早餐
「早餐在哪吃」恐影響心理健康! 研究點名:愛吃雞蛋、火腿危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