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法說/機票價真的回不去了!仍比疫前貴3-4成…公司老實話:票價沒下跌空間
長榮航空(2618)周一舉辦法說會,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點出,接下來第二季暑假效應可期,加上新台幣升值提高購買力,促使國人更願意出國旅遊。另一方面,下半年可望增加「4+1」的國定假日,對航空業客運有正面影響。 只是,國人最關心的「票價」部分,恐怕真的「回不去了」。即便疫後的報復性出國潮已趨緩,孫嘉明點出,受到國際政經局勢影響,且地緣衝突短期難解決,不論人力、機場資源呈短缺,即便油價對航空公司營運有利,整體票價恐仍維持高檔。 貨運部分,由於川普關稅政策不斷變化。近期,美中關稅戰初步「停戰」,讓海運貨量大幅增加。孫嘉明認為,由於海運艙位緊張,未來不排除會在1、2個月內,出現「海轉空」的狀況。
長榮航(2618)周一(5/19)舉辦法說會,各界關注暑期國人出國潮,以及未來機票票價走勢。只是,想撿便宜的民眾可能要失望了,長榮航空總經理孫嘉明點出,暑期客運樂觀,票價真的回不去了。
至於美中關稅戰見曙光,孫嘉明點出,近來海運因此出現爆艙情況,未來1、2個月不排除出現「海運轉空運」的機會。
長榮航公布首季財報,第1季營收達549.44億,年增5.8%,稅後純益為59.3億元,年增25.84%,創同期新高,每股盈餘(EPS達)1.1元。
關稅不確定因素壟罩 長榮航股價承壓
不過,雖然業績看起來不錯、前景也看好,但長榮航周一股價卻是下跌超過2%,比起大盤跌幅僅1.4%,明顯相對弱勢。
長榮航空首席副總廖至維說明,美國政府採用激進保護主義,不僅推升美國通膨,更導致聯準會降息保守,不僅讓投資人資產縮水,也打擊消費信心。他也說:「倘若全球供應鏈真打掉重練,恐怕對全球經貿造成衝擊。」他補充,所幸目前關稅戰在短期激烈震盪後,目前看起來包含美中在內均處於協商期,並未對營運造成重大影響。
長榮航總經理孫嘉明。圖/黃靖文攝
疫後機票貴3到4成 長榮航:票價回不去了…
疫情後,航空客運票價大幅上揚,即便報復性消費潮明顯消退,但廖至維點出,客運票價除季節性調節,並沒有持續下行的空間,與疫情前票價相比真的「回不去了」
根據長榮航空統計,2025年第1季票價與去年維持相同水準,平均票價持續高於疫前。其中,美洲航線平均客運票價,雖較去年微幅下降0.5%,但仍較2019年大增42%。東北亞航線年減0.4%,但仍較疫情前2019年大增28%。
孫嘉明解釋,地緣衝突短期難解決,不論人力、機場資源呈短缺,即便油價對航空公司營運有利,整體票價恐仍維持高檔,維持「易漲難跌」的趨勢。
孫嘉明也補充,國人會明顯感受到票價下跌的部分,大多是來自兩岸航班,主要是受政經情勢所影響。其中,港澳大陸的客運票價,年減幅達到14%。
暑期出國潮湧 澳洲航線訂位增3成
至於,緊接著將至的暑期出國潮,孫嘉明點出,儘管對等關稅的不確定因素,對消費信心造成衝擊。不過,由於國內新台幣升值,對於國人換匯美元、日圓、東南亞幣值均有利,可望推升國人出國意願。此外,下半年可望增加「4+1」的國定假日,新假期變多,也讓國人出國機會增加。
暑期部分,孫嘉明點出,目前觀察到澳洲航線訂位增加了約3成,其餘包含受國人歡迎的東北亞,赴美留學、觀光、探親需求也有增加。因此,長榮航日前也針對西雅圖航線加開2班次,每周達到12班。
美中破冰,海運湧搶運潮 長榮航:不排除出現「海轉空」
貨運部分,受惠AI伺服器、半導體、電商需求強勁,支持長榮航空貨運成長,長榮今年第一季貨運表現,呈現「月月走高」的趨勢。4月以降,川普對等關稅上路,但變化莫測,如何影響貨運表現,同樣是法人關注焦點。
其中,長榮航2025年首季貨運營收達127億,年增率達25.9%,載貨噸數約20萬噸,年增7.9%。其中,平均單位收益達11.46新台幣,年增率達20.2%。
孫嘉明點出,4月前有出現客戶搶艙位狀況,甚至願意付出更高價格,讓貨運呈現價量齊揚。4月以後,由於政策、市場一直在變化,貨源不斷轉移,平均運價呈現浮動。他點出,為了應對供應鏈轉移,部分飛機改飛亞洲,貨量反而增加。
孫嘉明也點出,目前,美中關稅談判破冰,讓海運湧現搶運潮,不排除未來1、2個月,也會有「海轉空」的單浮現。
2025全球航空客貨運看增 將突破一兆美元
展望2025年,全球航空市場客運可望成長6.7%,達到52億人次,這是首度突破50億人次的大關。全球貨運量則可達7250萬噸規模,年增率同樣上看6%。
長榮航空點出,根據IATA推估2025全球航空客貨需求強勁,預估營收成長4.4%,首度突破1兆美元。
只是,未來依舊面對關稅影響貿易運量的挑戰。廖至維說明,過去對航空產業前瞻都以「審慎樂觀」態度看待。今年由於不確定因素多,且影響深遠。因此,今年除持續「審慎樂觀」,還加上「戒慎恐懼」態度,不會無謂恐慌,將積極應對。
長榮航空新機引進時程,預計今年將引進4架787-9、1架787-10客機,預期2030年787全數30架到位。此外,2027起引進24架A350-1000廣體客機,拓展洲際運能,並自2029起引進18架A321neo窄體客機,加密區域航網。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三峽車禍78歲翁奪3命悲劇,70歲就該禁止開車?戳破「高齡駕駛=馬路三寶」迷思:肇事率最高的族群其實是...
北士科在哪?背後傳奇地主起底!百年神秘家族擁萬坪土地「房子只租不賣」…輝達台灣總部再來怎麼建?
0056、00757套牢給她的啟示! 明明喜歡領股息的安穩,就不要冒單一類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