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該吃糊爛食物? 扭轉5大「照顧迷思」健康呷百二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正確提供銀髮族需要的照顧刻不容緩。(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正確提供銀髮族需要的照顧刻不容緩。(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老爸、老媽走路變慢,或是說話要拉高音量,很多人都以為是「老化」的正常現象,事實上,這些所謂「正常」象徵,背後卻代表許多健康意涵。台灣已邁入高齡化社會,正確提供銀髮族需要的照顧是刻不容緩的議題,但是照顧長者的迷思卻不少,以下列出5大迷思。

迷思1「長者走路愈來愈慢是正常。」

事實上,長者走路愈來愈慢,不一定是正常老化現象。國外新近研究發現,這有可能是因為營養不夠、運動不足,所引發的「肌少症」,即使是健康老人。不一定是曾經中風的病人,一樣可能會發生肌肉萎縮,雙腿沒力氣的情況。

一般來說,老年人每秒鐘走0.8公尺屬於健康狀態,若走路速度變慢,代表可能因糖尿病、高血壓,或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導致長者的活動力下降,應該到醫院就診尋求治療。

迷思2:「跟長者講話要拉高聲調。」

不少人以為在長者耳朵旁放聲大喊,就能夠讓耳背現象愈來愈嚴重的長者聽得清楚,但拉高聲調卻可能造成反效果。因為長者聽力不佳主要是高頻聲音聽不見,聲調拉高,音頻反而變高、更聽不清楚。跟長者談話時,聲音可以大聲,但應該用低音、放慢速度的方式說話,搭配嘴型的使用,才能讓長者聽得清楚。

迷思3:「人老了就睡不好。」

但長者不是睡不好,而是睡覺時間會提早了,因為早睡,自然早起,而不是睡不好或失眠。

迷思4:「以為長者要常吃糊糊爛爛的食物,比較好消化。」

但通常煮爛的食物缺乏色、香、味,反而令人降低食慾,長期以往容易造成長者營養不良。因此在準備長者的食物時,若是不好咀嚼的肉類,可以準備蒸蛋、絞肉等變化,但若牙齒掉了,應做假牙,維持正常的咀嚼功能。

迷思5:「以為年紀大、骨頭會不好。」

許多子女會買葡萄糖胺為父母「固筋骨」。然而,根據研究顯示,葡萄糖胺不能治療或預防骨質疏鬆,只能幫助修補退化性關節軟骨,且有吃跟沒吃的效果差異有限。若是要預防骨質疏鬆,建議應常曬太陽、多做運動、補充高鈣食物。

一個人的行走能力或步態,能夠顯現長者目前健康的狀態。國內外不少研究都發現,走路方式的變化,很有可能是健康亮起紅燈的徵兆,為人子女不得不慎。

◎ 撰文/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謝湘宜

◎ 本文摘自/阮綜合醫院院刊

原文請見:老人家應該吃糊爛的東西?你了解爸媽嗎?照顧長者5迷思 走路慢小心藏病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健康2.0》官網,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更多 TVBS 報導
「台灣陋習」有哪些?網崩潰怒列3項:砍掉重練
獨居嬤「忘記回家路」冷天繞圈6hr 路人店員暖心幫助
母過世婆婆秒問「我兒可分多少?」 媳心寒:一生不原諒
「傳統市場」為何不會倒? 主婦揭4關鍵:跟賣場差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