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邊境加強監測入境 疫安險中求
【記者郭穗/王文智 台北綜合報導】指揮中心19日說,隨中國疫情升溫,除確保國內藥物儲量,也會監測搶藥狀況是否擴大;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農曆年後入境人數將大幅提升,請指揮中心密切監測,並在入出境關卡加強宣導衛教。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透過媒體群組指出,蘇貞昌上午10時召開擴大防疫會議,針對國內外疫情發展情形及評估、邊境開放後現況,以及疫苗施打情況等議題進行討論。
蘇貞昌說,從放寬及取消入境人數上限後,外交部領事事務局以及中、南、東部或雲嘉南辦事處等申辦護照處所,近期都有相當人潮,民眾出境人數也逐漸提升,預計在年底節慶後,以及明年1月農曆年節後,入境人數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蘇貞昌指示請指揮中心持續密切監測中國疫情,並在入出境關卡加派人手,加強全程多元廣泛宣導與衛教。
指揮中心在會中說,鄰近國家中,中國疫情持續,從12月13日起中國官方停止公布無症狀感染者數據,而根據相關報導,中國多地感冒、退燒藥及中醫藥短缺,醫院發燒門診就醫人數遽增,醫護及工作人員感染情形增加,北京近日年長者感染後併發慢性病死亡數增加,已出現殯儀館遺體不及火化等情形,推測中國的感染者數及死亡數有明顯低估狀況。
指揮中心表示,隨中國疫情升溫,國內特定品牌感冒藥出現缺貨和叫貨困難的狀況,也有部分民眾買藥寄到國外,政府除了確保國內藥物儲量,也會持續監測搶藥狀況是否有擴大。
指揮中心強調,12月10日起已取消入境人數上限,最近一週入境人數為15萬6844人次,較前一週增加8.5%,預計寒假出國人數較多,推估農曆春節結束當週返國、入境人數將增至18.8萬人次,而最近一週從中國入境5663人次,占總入境人數3.6%,農曆春節前一週訂票人數已增至1萬166人次。
指揮中心說,交通部指中國從12月起因防疫及機場量能限制,上海浦東機場載客航班為每週7班,並可依需求加開單向由上海浦東往桃園航班。整體而言除部分尖峰時段航班乘載率較高外,經統計自本週起到農曆年後從中國返國的航班尚有機位,訂位率介於3到6成間。2022/12/19
增1萬317例23死 疫情連10天上升後首降
【記者王文智台北報導】COVID-19本土疫情連續10天較上週單日上升後,19日首現微降,但指揮中心預判,不排除未來疫情持續上升的可能性;國內66%死亡個案未打滿3劑疫苗,呼籲民眾儘速接種。
國內COVID-19疫情持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下午在疫情記者會中表示,國內新增1萬317例本土個案,與上週一(12日)相較,降幅約4%;另外,境外移入增48例。
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32例(中症15例、重症17例),其中23人死亡,死亡個案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以上,皆屬重度感染個案,其中23人有癌症等重大疾病或慢性病史,16人未打滿3劑疫苗,皆沒有接種任何疫苗,14人年齡超過80歲。
新增2例兒少重症個案,皆為孩童多發性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其中一名為10個月大女嬰,無慢性病、沒接種疫苗,6月2日確診,12月8日出現發燒、嘔吐、腹瀉、皮疹及紅眼,12月12日赴急診,懷疑MIS-C,安排住院,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17日出院。
另一名是5歲男童,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個案有蠶豆症,接種過2劑疫苗,11月11日確診, 12月8日起陸續出現發燒、皮疹、紅眼及腹瀉,12月11日赴急診,懷疑MIS-C,安排住院,心臟超音波顯示冠狀動脈擴大,給予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15日出院。
國內12歲以下兒童重症287例,35例腦炎、30例肺炎、4例敗血症、11例哮吼、191例MIS-C、2例心肌炎、5例共病與新生兒感染及9例到院前死亡等;上述個案已有38人死亡,13例腦炎、9例肺炎、1例心肌炎、3例敗血症、2例共病、1例哮吼及9例到院前死亡。
根據指揮中心統計,今年1月1日至12月18日,本土輕症、無症狀個案累計848萬5598例、占99.55%,中症累計2萬2475例、占0.26%,重症累計1萬6469例、占0.19%,其中死亡累計1萬4058人。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