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花終年,花開全世界 台灣蝴蝶蘭

蝴蝶蘭透過產期調節,可以開花終年,而台灣蘭業正努力讓台灣蘭花,花開全世界。
蝴蝶蘭透過產期調節,可以開花終年,而台灣蘭業正努力讓台灣蘭花,花開全世界。

文˙鄧慧純 圖˙林格立

知名的演化論之父達爾文是個愛花之人,尤其對蘭花的演化充滿好奇,他曾寫給英國植物學家約瑟夫‧胡克說:「我一生中對任何主題都沒有比蘭花更感到興趣。」從生物的角度理解,蘭花的構造僅簡單的三片花萼、三枚花瓣、一個蕊柱,卻善用美色、擬態、氣味、詐術、陷阱等各種巧妙心機,吸引昆蟲來幫助授粉,為生存所幻化的百千姿態也讓世人玩賞陶醉。

台灣是蘭島,「台灣所有的植物大概4,600多種,蘭花就有400多種,佔了十分之一。」編撰《臺灣野生蘭圖誌》、林業試驗所副研究員鐘詩文解釋,蘭花的種子非常輕,常透過季風或颱風從鄰近國度吹拂到台灣,等於台灣是個基因交流的地方,再加上我們的地形多變,高低海拔落差,讓它有不同的棲地生長,「造就台灣是一個蘭花非常多樣的地方。」

蝴蝶蘭的王國

除了蘭花多樣性,台灣曾經是蘭花王國。從玩賞蘭花到產業化發展,不過數十年的時間,台灣蘭業在官民的努力下卓然有成。

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產貿易統計資料,2021年度台灣花卉外銷總金額2億2,415萬美元,其中蘭花佔92.53%,達2億740萬美元,2021年度蘭花類別中蝴蝶蘭外銷金額為1億6,015萬美元,佔台灣花卉外銷總金額71.45%。如此可觀的數字,起因是民間一大群專研蘭花的育種者,在嗜好興趣的驅動下,培育出眾多的新品種,意涵著台灣生物科技的育種優勢。

而當初以科技園區的規格闢建、位在台南後壁的「臺灣蘭花生物科技園區」,是全世界最大的蘭花單一生產聚落,擁有完整的生態系,年均營業額達新台幣20億元。每年舉辦的「臺灣國際蘭展」,與東京蘭展、世界蘭展並稱全球三大蘭展,台灣的蘭花實力在世界數一數二。

民間強盛的育種力

我們拜訪了位在嘉義大林、全台出口最大、已傳承到第三代的一心蘭園。人稱二嫂的李淑梅領我們看著不同年代的溫室,一邊解釋:「我們一心最早是客戶拿交配的種子來給我們播種代工,等長成小苗,他們再拿回去栽培。」

蘭花的培養可分無菌播種(實生苗)和組織培養(分生苗)兩種方式,如要育出新品種,就需要實生苗,維持型態固定則使用分生苗。第二代接班人簡維佐說:「早期台灣小規模的蘭花業者,因沒有設備或技術做蘭花的無菌播種,都委託我們幫他們做。這部分我們一心對台灣蝴蝶蘭產業貢獻蠻大的。」約在1998年,簡維佐開始轉型,選擇蝴蝶蘭栽培,慢慢地把生產線從組織培育,增加了後期栽培的設備與業務,再逐漸擴展到開花,完整了產線的一條龍模式。

一心蘭園也投入了不少育種的工作,第一代創辦人簡慶賢即是熱心的育種家,一生選育的蘭花超過1,000多種,李淑梅表示:「我們的品種很多,現在線上生產的品種大概300種,測試品種大概600多種。」

但一個品種的育成絕非三兩天,李淑梅算算說:「一個新品種要上市到市場,少說要八、九年的時間。」時間成本的投入,因此蘭花養殖要商業化就是資本密集、知識密集、科技密集、勞力密集的產業。早年荷蘭與台灣競爭蝴蝶蘭市場,礙於培育新品種耗費時間太冗長,故蒐羅許多台灣的品種,再到荷蘭去培育適合歐洲市場的品種。我們這趟採訪的引路人、也是農政專家的嘉義縣政府前農業處處長林良懋舉例,如「世芥蘭園」被世界第三大、荷蘭的Dümmen Orange併購,「他們就是整理台灣的品種來行銷世界。正面來看,這是台灣能夠站上巨人肩膀的機會。」這也說明了種原對於商業市場的重要性,新品種的開發是為未來鋪路,握有種原才有機會進行商業操作,決定市場的方向。

V3大白花的傳奇

有了品種,但品種能否有競爭力,可否達到商業化,林良懋說:「黃崇德的發展歷程,彌足珍貴。」他帶我們到台南後壁蘭花生物科技園區內的世茂農業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茂」),引薦我們認識全世界最普及的蝴蝶蘭品種大白花V3(Phal. Sogo Yukidian)的育種者黃崇德。

V3大白花是黃崇德30多年前為了日本市場而培育,其父母本一邊是荷蘭爸爸Phal. Taisuco Kochdian,一邊是日本媽媽Phal. Yukimai,交配後再從眾多的種苗裡選育出來,而且是全世界少見當盆花或做切花都適合的品種。「這品種好種,可塑性高,要開多大,開幾朵,都可以控制,才有辦法20多年了還是大賣,白花有很多人在做育種,後續應該出來幾千個品種了,但是就是打不倒它。」黃崇德面帶滿足地說。

V3成為全世界應用最多的品種,產量、產值都驚人,有人說沒有V3就沒有台灣今天的蝴蝶蘭產業規模,V3照顧了台灣蘭業無數的從業人員與家庭。

黃崇德帶我們走過切花工作區,他指這批是來自澳洲的訂單,目前世茂比較大筆的訂單都在雪梨、墨爾本和伯斯,我只是隨手記下資訊,林良懋在一旁提點:「你剛聽可能沒有很懂,澳洲是最刁的市場,光要進口就不容易。」原來在生鮮農產品的市場,澳洲的病蟲害檢疫最是嚴格,這也意味著品質管制要做得好,才進得了澳洲國門。探問他花期可以多長,「一般是三周,運輸的話,空運是一天,海運要一周,因此上到市場大概有兩個禮拜左右。因為我們前處理、冷鏈做得很好。」這時候林良懋又跳出來指點:「一般拍賣市場的切花標準,日持(日文,指瓶插壽命)平均是一周,蝴蝶蘭能夠撐到三周,是一般花品的兩三倍,那價值就完全不同了。」這又是大白花另一傲人紀錄。

智慧農業的必然之路

但對黃崇德來說,他有更好玩的要秀給我們看,走進世茂的溫室,與其他蘭園不同的是,這邊的蘭花是住三層的上中下舖,這是他正在進行的多層架栽培實驗,「我們是國內第一個做立體式自動搬運苗株的栽培試驗」,強調坪效,把空間立體起來,可以栽種更多的數量,但同時考驗的是環境控制的功力。光線是蘭花進行光合作用吸收養分的重要關鍵,因此位在下層的蘭花用LED燈補光。抽梗催花時需要低溫冷房,營養生長時需要較高的溫度,不同功能的溫室,每一區都設有感測器,收集空氣對流、二氧化碳、光線、溫度、濕度等等資訊,「因為是多層架,外頭的環境跟深處不同,所以最難的是要讓裡面跟外面的環境不要差異太大。這些數據是智慧農業的基礎,配合物聯網與雲端的發展,之後只要把條件設定好,就能自動控管,調配到需求的環境。」

同時還必須考量能源的問題,蘭花要能終年開花,是靠產期調節,而產期調節來自於溫度控制,關乎到能源使用。黃崇德解釋,冷房溫度設定在24~26度,晚上再調到18度,或採用水牆搭配風扇降溫,善用離峰電力,做有效的能源管理。層架前方有一條自動搬運機的軌道,蘭花在各溫室間的搬運移架都靠它,減省了大量的人力;我們還看到搬運機身上擺著台灣IT產業必備的護身符「綠色乖乖」,讓人會心一笑, 設備不能出狀況的,不然耽擱出貨,損失非比尋常。

如此規模,蘭花早已是環控等級的產業,說蘭花是台灣農業中的高科技產業一點也沒錯,「因為要走國際市場,你要想怎麼規模化,怎麼跟國際連結,知道市場在哪裡,知道我們的定位在哪裡,有了概念與方向,你就會知道,要從農業控制開始,不能用一般農民,看天吃飯的心態去做。」黃崇德說。

盤點台灣蘭業的優勢

早些年台灣的蘭花王國名號被荷蘭追上,如今我們坐二望一,台灣蘭業在世界的位置還能如何發揮?「換個角度思考好了,串接全球的農業價值鏈,我們提供的是哪一段?」林良懋問。

2010年,簡家第三代簡嘉德赴美西設廠投資。跨出這一步,除了一心蘭園一直以美國市場為主力外,另外可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取得一手資訊是另一考量,「台灣是第一個能夠帶介質輸美的國家,蘭花儲架的生命會長一些;再來是花種的選擇,荷蘭的業者要考慮容易運輸,選擇進口的花種就會不同」,簡嘉德簡要分析了台灣與荷蘭在美國市場的分眾與優劣勢。

貼近消費者,讓簡嘉德能夠快速因應市場的需求,一心蘭園的種原庫是他強大的後盾,「市場要什麼,我們都能很快地跟上。」林良懋這時再插入解釋,在花卉市場中,荷蘭如同時尚界裡的法國一樣,居引領的角色,「一個是引領,一個是我們有能力跟上。follow有follow的戰法,台灣到目前為止還會有一定的競爭力,原因也是在這裡。」

另一方面,世茂則在「彩色花」另闢新徑。為聲援烏克蘭,世茂推出在白色的蝴蝶蘭噴上黃藍的烏克蘭國旗顏色而聲名大噪。多年前黃崇德投入研發彩色花,讓顏料不會縮短花期,甚至還會延長壽命。藉由噴染與吸染為花朵上色,透過植物維管束的吸染,讓色彩隨著花脈呈現美麗的色澤;噴染則靠美感調色與功力,最讓人稱道的就是各國的國旗花。把白色的蝴蝶蘭當作畫布,讓花朵也能成為各式創作的空間,其延展的創意就有無限大的可能。

「這個(彩色花)量不會太大,但是它的附加價值會出來。新奇感出來之後,基本款會一起被拉抬。花是拿來欣賞的,新鮮的款式出來,就會刺激消費。」放眼未來,黃崇德遙想著,「再過幾年,全世界的GDP提升,那時候的消費力將更驚人,對花的要求也不一樣了。我們現在如果沒有先佈局,雄雄(台語:突然)到的時候會來不及。」這是面向國際市場、前瞻育種者的懷抱。

世茂從結構性升級設備,簡省人力,其實是預見台灣勞動力的不足。身在美國的簡嘉德其實更切深的感受,「2010年在加州的基本薪資還是美金8元,10年過去,已經漲到15元了。」這迫使簡嘉德加速提升廠房的效率,採用學生時代在荷蘭實習時,用「周」來做單位計算,為的就是更精準的管理。林良懋說:「農業就是要回歸思考經濟效益,才能解決現在的問題。」台灣的業者已從中摸索學習如何working smart,雖然荷蘭是強勁的對手,荷蘭更是可學習、合作的對象。

透過產期調節,蘭花可以花開終年,靠著蘭業的協力,我們正努力讓台灣蘭花,花開全世界。

更多相關新聞
輸美蝴蝶蘭檢出雜草 23櫃遭退
若失去美國市場 影響我國蘭花產業甚鉅
蘭協3共識 盼農委會爭主動權
蝴蝶蘭遭退 綠委:請農委會協助業者做好防疫自主管理
台蝴蝶蘭因雜草遭美退櫃 農委會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