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台融合規畫隱含的兩岸新路
大陸國務院本月12日發布《關於支持福建探索兩岸融合新路的意見》。該份《意見》以中共中央的名義布達,足見其已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然而,由於台灣忙於選舉,對此《意見》的討論並不太多,但這絲毫不影響大陸根據台海情勢的變化,已不斷調整兩岸政策的方向,並在現實條件的需求下,推進國家統一的進程。
這份《意見》主要分成六個要點,包括暢通台胞往來通道、促進台生來閩求學、鼓勵台胞來閩就業、擴大台胞社會參與、便利台胞在閩生活、完善涉台司法服務。當中較受兩岸媒體及民眾注意的部分,則落在連結閩台交通建設,以及接受台胞到閩「願落盡落」。
關於交通建設,許多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大陸京台高鐵的規畫。早在2008年,從福州到台灣的鐵路就被納入國家發改委批准的「規畫研究鐵路」。2011年,福州到台北段的鐵公路出現在大陸「十二五規畫綱要」。2016年,福州到台北段作為京港高鐵支線已確定,「2035坐動車去台灣」成為大陸家喻戶曉的建設目標。
要完成這個夢想,大陸在工程技術上沒有問題,唯一的障礙就是兩岸尚未統一。2020年,福州到平潭的跨海工程完工,成為大陸首座公鐵兩用的跨海大橋。從平潭島到台灣島只剩短短68海里,正好就是大陸高鐵到台灣的最後一段。如今陸方在《意見》的發布會上重申閩台交通連通將早日實現高鐵通兩岸,背後當然帶有推進統一的意涵。
此外,由於大陸實施嚴謹的戶口政策,在不同省市工作、就學都得擁有在當地的居住身分,如在該省市沒有戶口,就經常面臨須要申請居住證或暫住證的問題。尤其對台胞而言,又卡了一關所謂「境外」身分的問題,雖然台胞證幾乎就等同台灣人在大陸的身分證,但因缺乏和大陸居民一樣的18位公民號碼,無法和大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登錄系統互通,也就不大便利。
自2018年起,大陸開始發放港澳台居民在大陸的居住證,和大陸居民的18位公民號碼連通,這次再宣示閩台融合,福建成為大陸首推台灣同胞定居的第一家園。所謂「願落盡落」,即未來台胞在福建申請就學、就業及加入各種醫療、社會保險,幾乎就是不需要任何審核,只要願意都能享受和當地人一樣的待遇。這無疑和近年大陸落實港珠澳大橋及大灣區生活圈建設一樣,利用廣東為香港開拓更大腹地;台灣若能與福建深化融合,自然也為將來台灣青年擴展更多機會。
事實上,台灣通過兩岸經貿整合機制,當然是走進全球市場最近的路。然而,自2014年「太陽花」運動反服貿後,大陸開始調整對台政策,原本一面倒送紅利的做法,開始改為號召台胞到大陸發展的融合思維。如今大陸商務部啟動對台貿易壁壘調查,第一階段將在今年10月截止,並視情況延至明年1月台灣大選前夕。這應是自ECFA簽訂以來對台經貿讓利的重大轉捩點,台灣大選的結果也必然影響ECFA是否還能穩定繼續。
無論如何,大陸推進與台灣民間融合的目標不變,打擊台獨勢力與外部干預力量的決心也沒有改變。更精準地說就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大陸雖以和平融合作為實現統一的理想方式,但仍不排除必要時對台使用武力的選項。這次發布支持閩台融合的指導意見,自然也暗藏了加速統一的迫切感,以及發展對台讓利的新思路。未來大陸惠台舉措更加轉向吸引台灣資金、人才融入全中國發展的棋盤,已是可以預見的趨勢。
(作者為新黨前主席)
看更多相關新聞
台灣潛艦老舊僅剩2艘難以護衛海運生命線 急需新造潛艦補強戰力
潛艦國造28日下水 黃曙光:破解封鎖不是要跟中國對抗
法電視台訪吳釗燮談明日之戰:中國若來犯將付代價
無法發揮全部戰力!F16年底能完成交機 武器裝備卻跟不上
國防部稱敵情異常?前艦長揭真相:「她」做了最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