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紀宇專欄:想當哈佛大學研究員,請勿批判以色列?

肯尼思‧羅斯(Kenneth Roth)是當代國際舞台上最重要的人權運動者之一,曾經擔任「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HRW)執行長近30年,可想而知必然「榮膺」全球各個威權獨裁殘暴國家的共同敵人。羅斯去年8月從HRW卸任,67歲的他並沒有賦閒,準備轉往學術研究與寫作,但是還沒履新就意外另闢戰場: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

去年夏天羅斯卸任之前,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卡爾人權政策中心(Carr Center for Human Rights Policy)禮聘他當研究員,他也欣然接受。然而幾周之後,他接到一通電話:這樁人事案被院長大人艾門多夫(Douglas Elmendorf)親自否決。

院長大人親自否決人事案

全球頂尖人權組織近30年的領導人不夠格擔任頂尖大學的人權政策研究員?甘迺迪學院當時並沒有多做解釋,但據美國自由派雜誌《國家》(The Nation)報導,卡關原因在於羅斯與HRW長年嚴厲批判的一個國家,但不是中國、俄羅斯、伊朗、緬甸這些「反人權大國」,而是號稱「中東唯一民主國家」的以色列。

甘迺迪學院講座教授希金克(Kathryn Sikkink)透露,艾門多夫指控羅斯與HRW具有「反以色列偏見」,批判不遺餘力。儘管以色列長年阻撓巴勒斯坦人獨立建國、封鎖加薩走廊(Gaza Strip)、擴大約旦河西岸(West Bank)屯墾區、竊佔東耶路撒冷(East Jerusalem)、壓迫境內阿拉伯裔;儘管羅斯與HRW批判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埃及、巴林等中東穆斯林國家同樣不遺餘力;儘管羅斯與HRW批判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PA)同樣不遺餘力。

去年5月11日,廣受敬重的巴勒斯坦女記者阿布‧阿克利赫(Shireen Abu Akleh)在約旦河西岸報導以色列鎮壓巴勒斯坦人的軍事行動,遭到以色列國防軍(IDF)蓄意槍殺。不難想見,IDF至今堅稱無法追究。

親以色列的甘迺迪學院金主

艾門多夫是經濟學者,不是中東事務專家更不是人權政策專家。《國家》進一步指出,艾門多夫「一夫當關」的背後推手/黑手恐怕是一批親以色列的美國猶太裔富豪、甘迺迪學院的金主,例如捐資1億美元創建「貝爾福科學與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貝爾福(Robert Belfer)。羅斯本人也為這項說法/指控背書。

哈佛是全球最「有錢」的大學,2022會計年度捐贈基金(endowment fund)營收58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777億元,可以讓台灣的台大營運9個年頭。學校財源廣進,金主不可或缺。相較之下,準備禮聘羅斯的卡爾人權政策中心只有35名研究人員,是整個甘迺迪學院規模最小的中心之一;順帶一提,貝爾福中心有231位研究人員。似乎可以這麼說,對甘迺迪學院院方而言,不能容許「一粒XXX壞了一鍋粥」的憾事發生。

世局劇變造就「人權教父」

羅斯出生於伊利諾州,畢業於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和耶魯法學院(Yale Law School),曾經擔任律師、聯邦檢察官,參與調查1980年代雷根(Ronald Reagan)政府的「軍售伊朗醜聞」(Iran-Contra Affair),1987年加入HRW,前往全球各地進行人權調查,1993年升任執行長。

在羅斯領導之下,HRW從小規模、區域性的組織發展並整合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人權團體,從60名員工和700萬美元預算成長為552名員工與近1億美元預算,工作涵蓋逾一百個國家,讓世界各地的獨裁者芒刺在背。1997年,HRW參與的「國際反地雷組織」(ICBL)榮膺諾貝爾和平獎。

羅斯上任伊始,正逢世局劇變,蘇聯共產帝國解體,東歐湧現民主化浪潮,但南斯拉夫、盧安達先後爆發血腥內戰與種族屠殺,對人權運動組織形成艱難險惡的挑戰。羅斯體認到必須做「即時紀錄」,才能儘快促使國際社會施壓遏止暴行,因此他成立一個負責緊急任務的工作組,派遣研究員深入險境、詳細紀錄暴行。

羅斯還大力推動對加害者究責,促成聯合國對南斯拉夫與盧安達戰爭罪行成立「國際刑事法院」(ICJ)。HRW的調查與倡議也讓賴比瑞亞的泰勒(Charles Taylor)、秘魯的藤森謙也(Alberto Fujimori)、波斯尼亞的卡拉季奇(Radovan Karadžić)與姆拉迪奇(Ratko Mladić)、塞爾維亞的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šević)遭到起訴、定罪、判刑。

此外,羅斯還創立多個專責團隊來回應特定弱勢族群的需求——兒童、身心障礙者、LGBT、難民與移民、老年人、女生;從人權角度關注特定議題——經濟不平等、環境、醫療、科技、恐怖主義與反恐、酷刑。無怪乎《紐約時報》(NYT)為他送上「人權教父」(Godfather of Human Rights)的稱號。

對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這個國際關係的「死結」,HRW曾發表多篇報告,譴責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犯下戰爭罪行。2019年,以色列將HRW的分部主任驅逐出境。2021年,HRW形容以色列的巴勒斯坦政策有如南非白人對黑人的「種族隔離」(apartheid)。

學術自由必須配合金權運作?

結果就是,「人權教父」被哈佛大學擋駕,學術自由必須配合金權運作。儘管甘迺迪學院院方與艾門多夫都矢口否認「親以色列金主」授意,羅斯與《國家》的指控停留在「合理懷疑」的層面,HRW的批評者也準備了一頂「反猶」(antisemitism)的大帽子,喚起美國左派/進步派與以色列政府(不是猶太人)的舊恨新仇、BDS運動(抵制、撤資、制裁,Boycott, Divestment and Sanctions Movement)的重重爭議。

順帶一提,羅斯是猶太人,父親老家在德國法蘭克福(Frankfurt),12歲時為逃離希特勒(Adolf Hitler)與納粹暴政(Nazi)而落腳新大陸。

19日,在各方質疑與批判聲浪中,艾門多夫被迫髮夾彎,發布聲明承認自己犯下「決策錯誤」,導致學院的學術自由遭到質疑。重點是,學院再度對羅斯敞開大門,羅斯也再度欣然接受。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像哈佛這樣的學術殿堂,也還是有學不完的教訓。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