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動物誤吞塑膠致死之餘,你有想過身上穿的「快時尚」衣服嗎?

作者:陳慶德/現象・韓國

近幾個月來,時見新聞報導出動物誤食「巨量」人工垃圾,導致生命垂危抑或喪生消息,諸如臺灣讀者最熟知的海洋烏龜與吸管影片、死亡小虎鯨胃中的大量塑膠製品,或日前傳出日本當地,死亡的奈良鹿被相關人員解剖屍體後,驚見胃中竟有 3.2 公斤的垃圾袋,讓人深感到人工垃圾之危害。

而在臺灣本島,近幾年也興起了許多限塑政策,諸如有關當局規範速食店或餐飲店,禁止提供給客人一回用免洗餐具,且教育國民出門隨身攜帶免洗湯筷,衛生又環保等觀念。在此風氣底下,儘管前些日子,臺灣環保局官員曾「失言」,教導人民喝珍珠奶茶不要再用吸管喝,改用「湯匙」吃的環保爭議之發言,其限塑的配套措施,仍值得後續努力與觀察。

然而,人們盡力愛護地球倡導環保領域內,仍有一塊值得各國人民注意且不能忽略,即是「快時尚」的服裝問題。

台灣每人每年丟掉 10 件以上衣服

不知道各位讀者多久買一次新衣褲呢?一個月?兩個月?抑或心血來潮,想到就買呢?現今人們要買件新衣新褲,相較過往來得方便,只要來到大賣場成衣展售處,琳瑯滿目的新衣新褲,任人選購,或是人們順手打開電腦或滑手機,在網路上動動手指頭,網購買衣也為一股風潮,甚至街道上一些跨國服飾店,諸如 uniqlo、H&M、Hang ten、ZARA 等,每季、每月、每週都會推出所謂「快時尚」風潮,店內打出優惠價格,吸引眾多顧客上門挑購,這也就造成坊間流傳,「現在衣服褲子破掉,拉鍊掉了,都沒人在修了,因為比起拿去修理,倒不如買件新的還比較便宜呢!」

在此全球快時尚風潮下,對我們地球生態、臺灣,甚至世界各國環境造成多大威脅呢?根據臺灣媒體 TVBS 於 2018 年 5 月 18 日的報導,指出全球「快時尚」每年產業市值雖然高達 3 兆美元,平均製造出 800 億件衣服,整整是約 74 億多全球人口的 10 倍之多,無形之間,人們沒穿到的衣服紡織廢棄物,也年增約250 億噸,數目相當可觀。

先以臺灣為例,依據舊衣回收業者、中華民國傷殘宏恩協會前理事長湯劍雄推估,臺灣每年約廢棄 7 萬 2000 噸舊衣,若以每公斤 3.2 件衣物計算的話,約有2 億 3040 萬件衣物被人丟棄,數量將近為臺灣人口 10 倍之多,平均每分鐘就有 438 件衣服被丟棄,每人每年丟掉 10 件以上衣服呢。

而這些廢棄二手衣,真能得到良好處置,抑或回收再利用嗎?答案恐怕是不。

廢棄二手衣都去哪了?

因為,臺灣每年回收將近 7 萬多噸舊衣,這些舊衣大多捐到社福團體,但在社福團體整理衣物的許多環保義工就曾發現,有些衣服甚至根本尚未拆封、剪標,就被丟來此回收,大感可惜與浪費。

之後,社福團體代工整理完這些二手衣服後,有的轉交給回收工廠,外銷到海外國家,有的則是在國內公益義賣,賺取微薄代工整理收入,抑或捐贈給弱勢團體等。然而,綜觀下來,社福團體只能處理每年 7 萬噸舊衣的 3 成份量左右,仍有高達 7 成舊衣流向工廠,其中來到工廠的二手衣,更有將近一半,近21000 噸,市價 3 億元以上的舊衣,被當成垃圾,無情地丟入焚化爐焚燒掉。

這還僅僅是「正當」的處理方法,「不正當」的處理手段,還有諸如 2018 年 3 月,臺灣當地就有民眾檢舉不肖人士,把將近上千件的廢衣與垃圾,共計 80 噸,隨意地丟棄在新竹香山山區,形成髒臭難看的「二手衣瀑布」,引起民怨與社會環保團體關心。

身為臺灣國民的我,看到這則新聞不禁讓人反省,快時尚雖促進衣服產值產業,但也無形地造成地球環境的新危機,讓衣服變成可拋棄式的物品──根據全球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指出,2000 年到 2014 年短短 14 年之間,全球成衣生產量增加近兩倍,2014 年的衣服產量突破 1000 億件,其中最大的推手,莫過於諸多快時尚品牌的崛起。

再者,若以丟棄紡織品棄物的排行前幾名的國家而言,分別是中國每年平均製造出 2000 萬噸,與美國約 1100 萬噸等國居冠,數量極為可觀。而臺灣鄰近的幾個國家也不遑多讓,諸如「東方明珠」香港當地,年產的廢棄紡織物也勝於臺灣,年產近 11 萬噸廢棄紡織物,也是值得香港居民注意;而人們印象中,愛打扮的韓國人所製造的廢棄紡織物量,也不容小覷。四季分明的韓國,平均三個月,當地就會掀起一波換季換衣潮,相較起臺灣「四季如夏」的天氣,國人平均六個月汰換一次衣服的機率,韓國更是來得更快,也就因此,韓國丟棄紡織品棄物量,從原先 2008 年 162 萬噸,2014年已經暴漲到 214 噸,每年約增加75000 噸,短短 8 年之間,增加 32.4%,不可不說,所謂的「快時尚」不僅對臺灣、香港抑或韓國等世界各國環境,地球生態都造成了一定威脅。

舊衣新技術

現今許多國家都有針對全球興起的快時尚,做出許多應對的環保政策,諸如法國立法限制人民禁丟新衣,瑞典則由能源公司 Malarenergi 發明建立利用燃燒衣服發電的工廠技術,截自今日截稿時間,去年一整年,此公司已經燃燒「快時尚」跨國連鎖企業 H&M 公司 15 噸衣服了;甚者日本一間 Recycler Jeplan 的公司,也開發出從廢舊衣物內提取出棉纖維,進而轉化為能源等技術,約 1 噸廢棄衣物也可轉化近 700 升乙醇,大大節約未來的水資源等。

看看各國,想想臺灣──不論是英國麥當勞公司,意識到每天來訪的消費者平均用掉約 180 萬根吸管,香港居民每天丟棄近 520 萬支保特瓶之舉,抑或是臺灣人於自身生活的小島上,每年用掉近 30 億根吸管與 165 億個塑膠袋等,皆對地球環境造成嚴重威脅外。

在今日各國紛紛提出限塑政策,且地球公民們環保意識漸漸抬頭,一致同心大聲疾呼,請大家減少使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之際,快時尚流行與二手衣物處理,也是值得我們深刻關注的環保議題之一。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關心動物誤吞塑膠致死之餘,你有想過身上穿的「快時尚」衣服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拯救快時尚的悲哀──願花多一點錢,買少一點的衣服

【快時尚的循環經濟】:當我們的時尚成了一座碎布山

作者簡介:

韓國文化研究者、旅韓作家。弘光科技大學文創系文化科目、雲林科技大學應外系韓語講師。長期關心韓國年輕人與社會議題,善用「現象學」方法,分析文化現象與語言,著有熱銷《背包韓語》(聯經)、《再寫韓國:臺灣青年的第一手觀察》(月熊)、《他人即地獄:韓國人寂靜的自殺》(逗點)等書,目前活躍於「換日線」【現象・韓國】、「關鍵評論網」,與「udn 鳴人堂」【再寫韓國】等專欄。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