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中國貨違規轉運洗產地 數發部邀電商業者研商防範

網路商城內什麼都有在賣,成為賣家賺錢以及買家比價找商品的好管道,不過自從美國總統川普展開關稅戰,美國對中國一度課徵高達145%的高關稅。

對中國進口的小額包裹也加徵關稅,引發中國產品是否透過只被美國課32%關稅的台灣,違規轉運「洗產地」或是大量傾銷到台灣,再轉賣到美國的討論。

數位發展部長黃彥男說:「洗產地是一個大問題,那怎麼去防制,我們有一些策略。就是利用電商來洗產地 絕對是一個問題,當然要有一些防制的策施,至於細節的部分,我們怎麼進行 或是哪些廠商,我們會特別考慮。」

數位發展部2週前邀請包括蝦皮購物、MOMO等的各大電商業者,還有同業公會一起研商,如何因應中國產品可能低價傾銷台灣,或是透過不實標示「洗產地」的可能。

無店面零售商業同業公會許生忠表示,「有這個虛偽的這樣的產品標示的話,那都會有受到平台商很嚴厲的處罰,或者是停權機制,所以基本上都不會有這樣的情形。」

公會強調,嚴密的商業行為規範下,平台有相關的查核機制,如果有產地爭議,也會請賣家提出進貨證明。而專精於網購代購的業者則認為,中國貨的問題在於「山寨」仿冒。

網購代購達人凱西說:「1件衣服他只是看一下覺得版型很漂亮,就是自己打版自己做,就會不倫不類。他賣的衣服可能就是用很漂亮的模特兒照片,但是你收到貨的時候,你覺得完全是不同商品,因為就是圖文不符。」

如今美中之間的關稅戰決定休戰90天,同意互降關稅,美國對中國的關稅降到30%,公會強調,到目前為止都沒有發現中國產品低價傾銷情形,也會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