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檢局 台灣養豬業防疫6年3大成果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繼撲滅發生24年的口蹄疫、從107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起阻絕入侵,農委會30日宣布日治時代迄今的傳統豬瘟,預計113年下半清除,操盤的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說,真的世界罕見。
農委會30日召開「撲滅豬瘟全國肉豬停打疫苗」記者會,宣布112年起啟動拔針計畫,同年7月起全面拔針,1年沒有案例發生後,113年下半年將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申請為傳統豬瘟非疫區,屆時台灣將成為亞洲唯一的傳統豬瘟非疫區。
帶領農委會轄下局處及相關試驗所、產業團體,合力撲滅及防守這三大豬隻動物疫情有成的幕後操盤手,正是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幾年前他即將退休,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聞訊趕緊慰留。黃金城說,因為陳吉仲對他說「國家不能沒有你」,所以「我也沒辦法」,就留任了。
陳吉仲30日在記者會上並對黃金城說:「這些年應該是你這輩子專業上最值得的幾年了。」頭髮花白的黃金城沈思數秒後低調地回說:「是啊。」
關於整個團隊如何在數年間清除口蹄疫、守住非洲豬瘟不入侵,並要剔除已70、80年的傳統豬瘟。黃金城說,有3大條件,落實(監測)科學數據、養豬場要配合執行生物安全,以及國人必須改變行為。
黃金城指出,6年前開始清除口蹄疫,近年開始拔傳統豬瘟,又把非洲豬瘟擋住不入侵,這6年來是台灣養豬產業很重要的成果,「在我讀獸醫以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得到、在這麼短時間內」,其他國家也要執行20、30年。
關於科學面,農委會防檢局局長杜文珍說,傳統豬瘟可溯源至日治時代,民國37年發生率達81.3%,47年開發出乾燥兔化豬瘟疫苗(LPC株),全面施打而有效控制豬瘟,54年發生率降至0.02%以下;且因台灣有WOAH認可的豬瘟參考實驗室,並落實監測,所以取得養豬業者信任、履行拔針計畫。
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楊杰除感謝農委會積極清除三大阻礙豬肉國際貿易的重要疫病外,他表示,拔針不是終點,必須永續執行。黃金城回應,這三大疫情要能清除、持續進行,關鍵是國人在某些行為上已經發生重大改變,包含養豬業者組團出國旅遊時,不再去疫區國家養豬場參訪;其次,海關全面控管,包含派員檢疫、X光掃描、檢疫犬協助嗅行李有無違禁品,嚴守邊境。杜文珍說,日本原是傳統豬瘟非疫區,近年正因病毒被帶入而變成疫區。
黃金城強調,沒有疫苗可打的非洲豬瘟爆發引發產業、國人重視,並啟動相關措施,也有利於口蹄疫、傳統豬瘟推動清除,這些措施都不取消,才能持續維持非疫區。杜文珍說,旅客入境違規攜入豬肉產品開罰新台幣20萬元,不會改變。2022/12/30
滅豬瘟無口蹄疫及非洲豬瘟 台灣名列前茅
【記者陳開明台北報導】農委會30日發布滅除傳統豬瘟計畫,預計113年下半年向國際組織申請為非疫區,連同口蹄疫、非洲豬瘟非疫區,將很罕見,加上革新產業,養豬產業可望永續發展、競爭力名列前茅。
口蹄疫、非洲豬瘟及傳統豬瘟,是影響養豬產業自由進行國際貿易的三大動物疫病。台灣奮戰近24年完成口蹄疫拔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2020年6月16日通知台灣改列為口蹄疫非疫區,非洲豬瘟阻絕4年未入侵養豬產業,今年起並已展開撲滅傳統豬瘟計畫。
農委會30日召開「撲滅豬瘟全國肉豬停打疫苗」記者會。農委會防檢局局長杜文珍宣布3階段規劃,包含從民國110年到111年落實全面疫苗注射、環境風險監控及產業溝通。
杜文珍強調,正因為台灣有WOAH認可的豬瘟參考實驗室,所以監測哨兵豬、化製場斃死豬、淘汰場種豬以及野豬、海漂豬等結果具公信力,得以說服豬農明年進入第2階段展開拔針,且今年已有20幾場率先全面停打疫苗,而明年7月起全面拔針,維持1年無案例後,將符合申請非疫區條件,第3階段113年6月起準備向WOAH提出。
杜文珍指出,計畫進行期間也已做好風險整備工作,12月已標購63萬劑疫苗,足供使用到112年6月,以及112年7月起全面拔針後,預計準備1600萬劑疫苗,「當然,都不希望用得上。」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這三大疫病都能去除的話,台灣養豬產業競爭力將在世界上數一數二,同時間從去年開始執行的百億養豬基金革新產業,防檢局、畜牧處持續在強化產業運作中,未來台灣養豬產業可永續經營,競爭力將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他還笑說,以後要去養豬。
農委會畜牧處處長張經緯補充,包含導入沼氣發電、鄰避設施等,強化循環再利用,已有8個場取得先進國家要求的食品安全管制系統(HACCP)認可。202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