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牛隻染噬肉寄寄生蟲 德州擬設「不孕蠅」工廠

為防止噬肉寄生蟲侵害感染美國牛隻等牲畜,農業部長羅林斯(Brooke Rollins)18日宣布,聯邦政府計畫今年底前於德州靠近墨西哥邊境一帶開設蒼蠅工廠;目的是繁殖培育數百萬隻「不孕」雄性新世界螺旋蠅(New World screwworm fly),再將他們野放與雌蠅交配,以杜絕這種蠅類在傷口處產卵、發育成噬肉寄生蟲。

羅林斯表示,該計畫預定耗資850萬元,將是西半球第二家此類蠅類繁殖工廠。此前,巴拿馬一家蠅類工廠到去年總算大致阻止了蠅類進一步向北遷徙。

農業部還計畫斥資2100萬元,將墨西哥最南端與瓜地馬拉邊境附近的果蠅養殖設施,改造成不孕新世界螺旋蠅養殖場;但該工廠設施需18個月才能投入使用。

新世界螺旋蠅去年年底在墨西哥南部出現,引發農業和畜牧業官員及獸醫團體擔憂;美國5月已暫停自墨西哥進口活牛、馬和野牛。

美國幾十年前就開始培育並釋放不孕新世界螺旋蠅,1960年代基本上已從美國境內清除。在那之前,新世界螺旋蠅一直是牧場主和酪農的年度禍害,東南部尤其受害非淺。

羅林斯在記者會中表示,「美國擊敗過新世界螺旋蠅,我們會再次擊敗他們。」

墨西哥農業部長貝爾德格(Julio Berdegué)同日也在X平台發文表示,羅林斯的計畫「在我們看來是在不同面向邁出積極一步,此舉將強化墨美合作」。

美國農業部表示,新的德州蠅廠將建在摩爾空軍基地,距離美墨邊境不到20哩,屆時還將考慮在那裡建立配套的蠅類繁殖中心,每周產蠅3億隻。巴拿馬蠅廠目前每周繁殖約1億隻蠅,墨西哥蠅廠每周也能繁殖多達1億隻。

內布拉斯加州牧場主、美國全國肉牛養殖者協會主席韋爾拜因(Buck Wehrbein)表示,摩爾空軍基地曾在1960年代設立蠅類繁殖設施,協助美國根除這種蠅類。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紅藍卡、社安金 儲備基金「入不敷出」底線再提前
紐約市長初選 華裔年輕選民傾向支持進步派
華男街頭驚呼「救命」 光天化日被疑似ICE強行押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