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最怕看不清楚敵人」看待疫情轉悲觀 SARS後勤指揮官張鴻仁:愈嚴峻愈需互信合作

國內社區感染遍地開花,官方更連日「校正回歸」、上修過去一段時間來的確診人數。「防疫最怕看不清楚敵人,」曾任SARS疫情期間後勤指揮官、前疾管局長張鴻仁認為,「校正回歸」之舉反映台灣尚未精準掌握真實疫情樣貌,不得不承認,我國面臨疫情爆發以來最嚴峻的時刻。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用「校正回歸」一詞,連日將400例、170例、256例的延遲通報確診數據加回、修改過去日期的確診人數,使過去一週來的單日確診數從200多例,陸續上修至300多到400多例。

另外,核酸檢測陽性率也隨之校正,最新趨勢圖看來,5月中旬達到高峰後走低,但這兩日又有回升之勢,尚不確定這反映社區疫情升溫,或只是精準抓到更多感染熱區的確診者。

(資料來源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製圖 / 羅真)

連兩日「校正回歸」 張鴻仁:樂觀轉悲觀

《康健》上週六中午採訪張鴻仁,當時他表示審慎、樂觀地看待疫情,才事隔一天半,他週日晚間來信表示,他的態度「現在轉悲觀」。這中間的轉折,便是發生了連續兩次的「校正回歸」。

「但疫情愈是嚴峻,愈需要全國互信合作,」張鴻仁認為,最不需要的就是過度猜疑、恐慌、在低風險情況下湧入醫療院所要求篩檢。

本土疫情爆發 曝露境內部署並未超前

孫子兵法有云:「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勿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台灣過去一年半的防疫策略決戰境外,以圍堵、邊境封鎖和入境嚴檢集中隔離的方式將病毒阻絕於境外和國門,然而,本土疫情爆發,篩檢、醫療能量立刻捉襟見肘。

不同於SARS感染者在發燒後才具傳染力,新冠病毒感染者在輕症、甚至症狀出現之前均能造成感染,同時輕症與一般感冒難辨,有的患者甚至自始至終毫無症狀,傳播風險更不可控。

(資料來源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製圖 / 羅真)

台灣在承平時期尚可採取一經確診便收進負壓病房的做法,但社區感染爆發之際,篩檢、收治所有患者的能量立顯不足。衛福部統計,2019年國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診人數高達1,489萬人(去年疫情期間數字可能較低),可想見這類民眾全數湧入醫療院所,可能釀成新冠肺炎群聚、擊潰醫療體系。

面對可能的疫情爆發,指揮中心不是沒有規劃。官方去年訂定分流就醫與轉診建議,理論規劃可行,但實務上至少有兩點可議:

1.在社區疫情爆發期間,基層診所需要充分的武器與訓練,才能真正達成分流任務。

2.民眾難辨別自己是否需要篩檢,憂心起來,難免想戴起口罩前往「驗驗看」,有的人甚至直奔原來規劃收治重症患者的大醫院。官方雖在指引中提醒,這類大醫院可視醫療量能評估是否要收治患者,但踏進急診的頭痛、胸痛、腹痛等患者,都無可避免地會被第一線醫護視為疑似病例評估與檢驗,耗損醫療人力與時間,更排擠各類疾病重症患者的救命機會。

根據衛福部疾管署資料,目前國內一天的疑似通報量在1萬5,000件到1萬8,000件左右,這還不含經評估認為不需要通報的民眾。篩檢人數集中於台北市與新北市,雙北醫療體系負荷可見一斑。

避免醫療體系崩潰 高風險接觸史民眾才需赴篩檢站

對此,張鴻仁認為,民眾需要屏除「驗驗看」的想法;唯有有「症狀」及「高風險接觸史」才需要驗,其他情形的檢驗可能是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排擠與浪費。舉例來說,日前政府向曾活動於萬華地區的60萬人發送細胞簡訊、提醒留心身體健康,就有企業隨即要求收到簡訊的員工一律進行核酸檢測,命令一下,不少可能只是騎車經過萬華區、感染風險極低的民眾,紛紛湧入醫院要求檢驗,但絕大多數檢驗為陰。

所有的篩檢方法都可能有「偽陽性」問題,因此在低風險區域無論藉由哪一種方法「普篩」,都是徒增困擾,相當不明智。「防疫要依據事實需要去做事情,篩檢要有策略,不能亂篩」。

然而,事實面貌的還原有時困難,像是萬華茶藝館活動史,對許多人而言可能就難開誠布公。「沒有任何一個防疫體系有辦法百分百對抗人性,但誠實依然關鍵,只有誠實告知衛生單位人員,衛生單位才能精準分流因應,避免野火燎原」。

(全台各縣市陸續在確診熱點開設快篩站,圖為北部一快篩站醫事人員作業一景。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防止疫病蔓延 引進新檢驗技術更具效率

當醫護高度懷疑眼前患者染疫,精準且快速的篩檢,能減少感染者久候流連在外的機會,避免疫病蔓延。

在傳統的核酸檢測(PCR)中,醫檢師萃取檢體中的核酸後,會收集一定件數,再加上試劑整批上機檢驗,這樣的批次作業一次耗時約4小時,正常上班8小時的科室產出量少,即使24小時輪值加班仍有限。

「幸好台灣多了一年的時間準備。」張鴻仁說的是,國內產業界過去一年來積極發展各式新型核酸、抗原抗體檢驗工具,更獲國家緊急授權(EUA)上市。其中包括簡化核酸檢驗流程的全自動化儀器,能將批次作業時間自4小時縮短至2小時;另有一種體積較小、新型的快速核酸檢測儀器,1次只能驗1件檢體,但半小時就有結果,多買幾台就能1次多驗幾個,這也是敦睦艦隊船上配置的儀器;最後是準確度相對較低、但判讀速度快的抗原快篩試劑,以及評估是否曾經感染過的抗體快篩試劑。

相對於去年,如今台灣有更多工具選擇,鄰近桃園機場的聯新醫院就在今年初引進自動檢測平台,單日核酸篩檢量提升至1,800件。台灣醫事檢驗師全聯會更行文衛福部,建議延長補助機構建置執行檢驗,積極協助採購新型自動化儀器,擴充檢驗量能。在快篩試劑方面,衛福部昆陽實驗室正針對市面上的快篩產品進行平行試驗,近日就會作出相關指引、讓基層診所有好工具加入快篩行列。

(新冠肺炎快篩示意圖。圖片來源 / Unsplash)

此外,產業界也伸出援手。5月17日,台灣精準醫療及分子檢測產業協會(PMMD)號召生技業者支援前線,將已獲國家緊急授權的儀器或試劑,透過租用、捐贈或折價方式支援醫療檢驗單位,助政府擴大病毒篩檢量能。第一波響應的公司包括普生、基亞德必碁、金萬林、世基生醫、冷泉港生技、寶齡富錦生技、奎克生技、華大基因等8大廠商。

雖說國內目前檢驗量能緊繃,但官方正擴大招募人力、簡化行政程序;同時,張鴻仁認為,政府或醫院會評估成本效益、適時引進新的篩檢工具,這也將使篩檢效率持續升級。

國際疫苗來台取決於全球供應鏈 國產疫苗上市先接種

針對高風險群篩檢、精準防疫,是為與病毒競爭時間,直到疫苗到來。

「國際疫苗,只能等,」張鴻仁說,島國台灣向世界洽購疫苗位居劣勢,大國洽購疫苗都以數千萬至上億劑的量來談判,台灣的需求量相對低,在賣方市場中搶輸人很正常。至於政府向各方談妥總數3,000萬劑的疫苗何時來台,則取決於全球供應鏈—眼下印度等製造國疫情嚴峻,誰也說不準貨源能何時抵台。因此放眼未來,疫苗自給率不到10%的台灣,如何打造國內供應鏈自給自足,是因應新興疫情的重要關鍵

在國產疫苗方面,高端疫苗、聯亞疫苗均完成擴大版的第二期試驗,等待試驗者的抗體生成、6月抗體檢驗報告出爐,總統蔡英文日前宣布最快可於7月底可供應民眾接種。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支疫苗尚未解盲,屆時該用什麼樣的指標看待證據力,引起討論。最簡單也最易觀察的替代性指標是「中和抗體」,但接種後能否有效預防各種病毒變異株、有效預防感染導致的重症等,必須在未來在疫情熱點試驗,才能進一步驗證。

那麼,究竟何時適合打高端或聯亞疫苗?張鴻仁認為,在社區疫情爆發階段,對疫苗的要求「先求有、再求好」,確認接種疫苗能產生的中和抗體濃度高於自然感染者的抗體濃度,就可開始讓民眾施打,屆時自己也會前往接種。

(新冠肺炎疫苗示意圖。圖片來源 / Unsplash)

互信合作 才能以最小傷害走過最艱難時刻

國家宣告防疫升級以來,張鴻仁開始在家工作,「少開了很多會,少吃了很多便當」。他相信生活驟變以及尚未明朗的疫情,對許多人難免造成衝擊,他自己看待疫情發展的態度也轉為悲觀。

儘管如此,台灣的指揮體系與民眾防疫意識已較2003年SARS爆發那時有長足的進步,在此基礎下互信合作,才能以傷害最小的方式走過最艱難的時刻。

當年和平醫院爆發院內感染、倉促封院,台大醫院急診醫護裝備不足卻一度在單日湧入百餘疑似患者、向其他大醫院求救得不到回應。不少縣市首長難掩對疫病的恐懼,不僅將防疫重任交託衛生局,甚至有市長在病患轉診到轄內醫院前領軍以肉身阻撓,這些在在映照出當時國內缺乏系統性的感染管控與決策體制來因應危機。「這一次,從萬華疫情爆發開始,各縣市首長親自主持、動員各局處資源推動地方防疫工作,這是18年前無法夢想得到的。」

SARS疫情過後,國內修訂傳染病防治法重整組織規範,同時布建起傳染病防治醫療網,規劃隔離醫院、應變醫院、支援合作醫院各司其職,每年斥資約3,000萬元教育、演練、查核。「這是一個防疫體系經過淬鍊後,長出來的韌性。過去一年來得以平安生活,應該要惜福。」

他呼籲,這段時間更需要全民齊心合作,包括聽從政策指導、避免接觸人群、作足清潔衛生、症狀就醫時或採檢陽性時誠實告知TOCC(旅遊史、職業史、群聚史、接觸史)、疫苗來時盡快接種等,如此仍能期待有朝一日疫病趨緩、消散。

(張鴻仁指出,民眾高度配合防疫,反映民主性與集體性較強國家的特色,更是疫情轉機。圖為台北市三級警戒中的第二個週末午後的西門町、台北車站與忠孝西路。圖片來源 / 羅真攝)

延伸閱讀:

疫情發燒急診擠滿採檢人潮 台大醫:結合基層醫設快篩站,急診留給重症患者

2週就解除三級警戒?國外封城效果不一,值得台灣參考嗎?

新冠肺炎「快樂缺氧」致猝死 醫呼籲居家隔離可備血氧機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